明、清代海安守御千户所城

2018-07-06 来源:本网原创稿

  海安所城,址在徐闻县海安镇城内村,前有大水溪出港门,与海南岛海口市隔海相望。东为红坎角,西为珠余角。北依徐城,相距10公里。

  据清宣统三年《徐闻县志》之《兵防志》称:“我徐以弹丸之地,僻处南服,陆路惟北方一带,通于高凉,但如一泥丸之封函谷,防守尚易。若水路则三面环海,重洋决漭,蛟宫鳄舍,悉为盗贼出没之乡。”于是朝廷“因地设防,星罗棋布,故寇氛廓清,闾里安堵第一升平”。明嘉靖《东南平倭通录》记:“量地远近,置卫筑城,水陆设防。”《广东海防汇览》清刊本记:“雷州为琼郡出入咽喉”“徐闻地面,为官、民、商、渔、舟、车往来要冲”“海安港,上通石匈州,下达龙门,南望海口,汪洋北枕。”《雷州府志》记:“锦囊、海安,天造门户,舟航利涉,此要津矣。”

  据清宣统三年《徐闻县志》卷之三(建置志)记载,海安所城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安陸侯吴杰创立,弘治间千户徐真重修,清康熙元年(1662年)、嘉庆六年(1801)年均有重修,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国民党县长陈桐命令拆毁。海安则寓“海晏河清”之意。

  海安地处要津,揽括海安所城、海安港埠、博涨炮台,南隔海峡与海口卫所遥相呼应。海安所城是一座坚固的石城,周围517丈,高1.3丈,城址约1.3万平方米。城墙开四门,东门“通津”,西门“永泰”,南门“镇海”,北门“拱辰”。城内设游击府、分府、巡府,守府等军事行政管理机构,还设有军粮库、军器库、建有文庙、武庙、城隍庙、公馆,铺设石道,城南外建演武亭。且在海安埠西南辟有驻马场、审刹台、刹台,用以行刑。东门、南门下均建有生死屋。

  明代,海安除了作为军事要塞,同时围垦屯田。据县志记载,其时屯田二百户,开垦田地40顷56亩,收粮达594.6石。明朝廷为了安抚海疆官员,给所城的行政长官以较优厚的待遇。驻防此地的将官,其子孙可世袭其禄,如明洪武年间的海安所千户边贵,其子孙竟连袭八代。天顺六年(1462年),由于西寇剽掠,徐闻县土城被毁,故迁于海安,至弘治十四年(1501年)才迁回故址——宾朴,历时达30多年。

  《广东与图》记:皇帝准许把“雷州一协及所营之徐闻、海安营二营一并就近拨归琼州镇统辖”“徐闻营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兵三百名。海安营游击一名,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名,兵各一千名。”海安营分防七讯:1、博涨台(荔枝湾、沓磊圹、北关圹、观涛圹)。2、三墩台(那黄、齐崙圹、西卯圹)。3、白沙台(红坎圹、青湾、博平圹)。4、海安港口台。5、流沙海台(兼鸟石)。6、乐民海台。7、锦囊海台。据查营乃镇协营讯,清朝兵制,辖属提督,直属绿营兵。绿营兵是以绿旗为标志的汉军,分为马兵、步兵和水师。在各省由标统辖。标之下设协,由副将领之;协之下设营,由参将游击,都司统之,营之下设讯,由千总、把总领之。”《雷州府志》记:“徐闻营马战兵27、步战兵53、守兵186,共266名。守备一员、坐马四匹,千总、坐马二匹,把总坐马二匹。海安营兵224名,游击1员,坐马四匹,守备1员,坐马四匹,千总2员,坐马四匹,把总4员坐马八匹。”

  清康熙元年(1662年),海安设立高雷廉三府水师,将兵达2500名。海安城内有铜铸炮、铁铸炮30多门,海安设有海安港讯(警讯),置右哨预司把总专防右哨外委协防配兵四十名。而城南之博涨炮台,博涨,则博弈南海的意思。因蹲居海安口,最属要区,于康熙三十五年(1675年)改建,配兵五十名,装备铁炮12门,其中巨炮1门,长丈余,这些铁炮于解放后全部散失。现址尚存,且发现清乾隆年间铁炮一尊。1992年1月,在海安城东门内侧发现康熙三年(1664年)二月造的500介火炮。上有广东都司王×奉,驻防厅周×督造字样。驻防兵为驻防八旗兵。清代海安城对抗御海贼维护地方的安宁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康熙五年(1666年),水师参将江起龙和都司王爱国率领24船军士,自海安出海剿捕海贼,因飓风大作,致使全军覆没,造成了雷州历史上有名的海难事件。江起龙失事后,当时雷州政界震动很大,特别为他建了“江公祠”。江起龙,安徽歙县人,本名汪瑞仪,原为明将,投清后改名为江起龙,从镇闽粤有功,升都督佥事,镇守海安,死后封英祐骁骑将军,谥号:“襄靖普佑”。嘉庆十四年(1809年),雷州府海防同知程含章(云南人,原名罗含章)调任海安,堵筑石坝六十多丈,加强守备,与海盗作战,屡建战功,雷琼两地一度安宁。咸丰元年(1851年)海贼船数十艘进攻海安城东,海安营管节徐闻人邓壮东统兵力战,击退海贼。

  清末民初,所城屡遭劫难,日见颓败。城内吏卒士民大多迁徙,清朝之部分满籍官员及后裔亦改入汉籍,移居县城。由于守备空虚,山贼乘机抢掠。

  抗日战争时期,海安城墙被拆,城内无险可守。日军自海上停泊,进犯海安,烧杀掳掠,城内城外顿成废墟,杂草遮天,满目疮痍。

  海安守御千户所城内现存明洪武三十一年(1603年)北门《拱辰》石匾,明万历辛丑年(1601年)明进士,广信府推官、御史、黄岗人樊玉衡撰的“琼太守师弘李公毁香亭”碑。在西门左侧存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大鹏营参府调署海口协右营把总、武德骑尉邓鸿彪府第“呜珂里”,存石匾一通。

  海安港埠在海安所城东门外,东门下筑栈桥,建小亭,称“轻车桥”,传为海安北关清代武进士李志浩所书。拟古时于此地置轻车都尉之类将官把守之意。现仍有“桥”字残匾弃于水沟下。大水溪自北向南,于此处出海,港面平坦宽阔。东有白沙角,西南有博涨、水井角,互为犄角之势,真是一天造门户。旧时潮水上涨,30吨的木帆船可抵达石莲山下。不难想象,此处曾经樯橹济济,热闹非凡。一有兵船,二有商船,三有渔船。由于港后有军事所城倚背而蹲,明清代的海安,已成雷州一商埠。据《粤海关志》称,清代海安港是广东省的七大总口之一,名曰雷廉总口。现亦有碑文可证。在古港沿岸约600米长地段,筑有石防波堤,以利于船只停泊。

  古埠为适应陆路运输的方便,自海平寺起铺设了纵横三条石道,其中一条直通城内,长达一华里。石道两侧建有各式商行,以形成所谓“海安街”。商行有悦来行、恒利行、福盛行、裕和行、万和行、盖隆行、源成行、庆丰行、和昌行、钦和行、元隆行、金钱行、糖行、老杉场,另还有海关、秤馆。这些馆行分布密集,间间座座相互毗邻,每家必有泉井,不大,水浅而清。其地现存的碑刻、石雕(万字纹、莲花纹、石柱础、招牌础、上马凳、石秤砣、石湖)都体现了浓厚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点。

  从现存的遗址发现,海安古埠最大的建筑要算潮州会馆,其次为水井角之天后庙。由于商业活动频繁,旧时代商贾膜拜神鬼之风异常浓重,海安一埠竟建有寺庙八座(妈祖宫、三官堂、真武庙、康王庙、龙王庙、江公祠、海平寺、黑田官),戏台一座,其中以建于明万历年的海平寺较早。

  海安埠是一处专营徐闻特产土糖为主的商埠,同时兼营粮、盐、渔生意。每年农历二三月是乡客(各乡村的糖客)、糖行、水客等商洽土糖交易的最活跃时期。单是糖厘一项,成为雷廉总口税收的一项重要收入。据《海康县续志》记,广东总督张之洞曾拨海安糖厘充作雷阳书院的经费。民国初年,徐闻城粮商自广西等地运来的谷物,也在海安停卸,后由商会组织武装押运。从现存的天后庙碑记可悉,来此从事商业、渔业活动的有“博涨、海安、顺德、广府、徐闻、田头、顺邑、潮府、石匈州、英利、蛋家、白沙、曲界、海口、钦州、澳门、北和、番邑、北海、南关、潮州、水井、公安……”等地的高贾渔船(赤鱼船、网船)。从现存的《修整码头碑》可见,清光绪六年(1880年)的一次修整码头募捐活动中,捐款商号、个人竟达72个,款额银10两、光洋382,铜钱123千180文。为维护商业、渔业活动的正常进行,清代的地方政权发布诸多的规示、条例、布告,这些文件,都在现存的碑刻《制宪禁革陋规示》、《奉宪规条》、《右谕通知》中均有所反映。

  海安又是徐闻之东南形胜地,其西与沓磊(又名杏磊),北与石莲山构成一处风景区。从宋代开始官府为适应军事、行政管理的需要,在沓磊设置驿站,用以接待过往之官员、差役。沓磊南临大海,东倚烟墩岭。日丽天晴,可远眺琼岛英姿,是风景优美的小港湾。宋代寇准、元代范椁、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都曾亲临其地,汤翁一览海峡奇观,诗情激发,留下诗句:

  沓磊风烟腊月秋,

  参天五指见琼州。

  旌旗直下三千尺,

  海气能高百尺楼。

  明崇祯后,驿站告废。然沓磊仍作为徐闻之名胜为后人所推崇。

  离海安北关不足一里的石莲山,是一座幽雅静谧的小山,山上小庵,古朴而雅趣。相传于庵内敲钟,庵外石鸣,故又称为石灵,是游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古人有《广种福田》碑记云:“石莲山,徐海胜地也,面海涛依岗恋,俯仰其间,一大观也,迁客骚人或于此游憩,或于此而谈锋遣兴,陶情诗酒吟酌,肩挑背息卧求凉,各在其乐。”

  解放后,古海安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海安人在党的领导下开发新港区,扩建新码头,改变了以往迟滞落后的状况。近年来,在开放、改革的大好形势下,海安人又有了新的追求,一场新的规划、建设正在进行。

 

  来源:省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出版的《广东近代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