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读懂中国”文学沙龙在穗举行:文学是沟通世界的有效途径

2021-12-08 来源:本网

  12月3日上午,2021“读懂中国”文学沙龙在越秀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商务印书馆人文艺术中心主任柯湘,出版人林宋瑜,作家蔡崇达、刘少华等嘉宾就“沟通世界,抵达心灵”主题展开对话和分享。

  文学能做到新闻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李舫身兼媒体人和作家两个身份,在她的观念中,我们了解世界的方式和世界了解我们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新闻的方式,它让我们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另一种是文学的方式,它让我们知道世界留下了什么。

  有许多务实的人会问“文学是做什么的”,但是很少人会问“新闻是做什么的”。李舫认为,“文学其实是让有着不同的心灵、有着不同故事的皮囊们,通过不同的故事相同拥抱,由此达到了精神的和解与认同。”这是单纯的新闻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青年作家刘少华也提出了一个观察角度:有很多优秀的作家曾经是记者,比如说马尔克斯、海明威、乔治·奥威尔,还有《冰与火之歌》的作者乔治·马丁,还有在场的蔡崇达。

  “我认为他们跟我发现了一样的问题,有太多问题属于新闻解决不了,但是文学可以解决。”刘少华表示,在一个资讯、信息、表达方式极其发达的时代,那些能够沟通我们每个人心灵的故事,那些能够打动我们内心最柔软处的文学,正是时候显现并发挥作用。

  诗人杨克的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在国际上传播,他也常常参加国内外各种诗歌交流活动。林宋瑜提到杨克提到20年前写的一首诗《在东莞,遇到一小块稻田》,认为这首诗巧妙地浓缩了东莞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社会变迁,国外的读者从这句诗就可以切入、抵达到遥远的中国,读中国人内心,包括他们的日常和命运种种故事。

  杨克表示这首诗翻译了至少16种语言,“说明世界各国还是很关心中国的变化,外国读者愿意去理解,而且很渴望知道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同时杨克认为,目前中国文学的翻译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中国任何一个大学都有很多教授和研究生,他们的外语都很好;我们对西方文学的翻译量非常大,而且我们翻译的质量也相对较高。

  要想让世界读者从中国文学中读懂中国,“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文学翻译,因为读者读一个作品,还是为它的语调、语句、语感,被它的文学魅力所感染,而不是仅仅被情节所感染。怎么样在传达上更信达雅一些,可能是我们中国文学界和翻译界需要努力的一个向度。”

  著名出版人林宋瑜曾长期在出版社负责国际出版和版权交流,她在现场分享了最近的一则见闻:荷兰有三位翻译家花了10年时间,把中国的《红楼梦》翻译成荷兰文,刚刚在荷兰出版,这在两国出版界都是大事。

  她转发这则喜讯时,评论区中有位荷兰“侨二代”尤其激动,表示“终于可以再读红楼梦了,虽然我懂中文,但是《红楼梦》里面有很多语言涉及到我们的传统文化,许多难以理解,结果有荷兰文版的《红楼梦》,我非常高兴。”

  林宋瑜表示,“中国文学翻译出海,不仅能让外国读者理解中国、读懂中国,同时也能促进海外的华人华侨对祖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