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曙辉:撰写文史资料二三事

2021-03-25 来源:本网原创稿

  (作者系第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省文联原巡视员。)
  我在担任第十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期间,将撰写文史资料作为应尽的义务和履行职能的方式之一,每年都以自己的亲历、亲见、亲闻,撰写文史资料,有的被选入广东省政协编的大型文史资料丛书,有的在广东省政协期刊《同舟共进》刊出,有的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有的在全国性征文中获奖,为文史资料工作添砖加瓦。
  一、整理编辑百年王为一图片集
  在电影世界享有崇高声望的电影艺术家王为一,是第二届广东省政协委员,是我敬仰的老前辈。
  2012年王为一百岁诞辰后,我协助他梳理笔记本、导演阐述、会议发言、工作总结和散落的文章,辑成了一本专著《我的电影艺术观》(王为一著)。该书于2013年3月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4月,广东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举办了“王为一电影艺术理论座谈会暨《我的电影艺术观》首发式”,王为一精神矍铄地出席了座谈会并讲话。不料8月的一天,我正在山东调研,接到王为一的大女儿王笛的电话,得知王为一因肺部感染住院了,心里“咯噔”一下,王老毕竟近102周岁高龄了。我回到广州后即前往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探望王为一,他还是以慈祥的笑容与诙谐的言语和我聊天。一个人活逾百岁已不易,一个人百岁活得灿烂更不易,应该梳理王为一的百年影像。于是,我着手搜集整理王为一的照片,并期待他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2013年10月8日晚上,不幸的消息传来,当天下午5时,王为一安详地走了,我再也不能听他讲述百年影像的故事了。在王为一家属的高度信任和全力支持下,我全力以赴投入王为一的百年照片资料整理工作。2014年1月,在王为一百日祭之际,影集《唯一的王为一:电影艺术家王为一百年图片选集》(相贤古策划,廖曙辉编著,佃燕婉责任编辑)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了。
  影集以照片为主,配以简要文字,展现王为一的百年人生。影集正文的第一张相片是王为一半岁时的照片,是王为一人生的起点,而正文末尾则是他百岁岁月里依然精神可嘉的笑照。我们在时间轴里探访他生命中的不同阶段:从儿时、青年、中年,一直到暮年;从上海、重庆、香港、北京各地辗转到广州;从生活到事业到戏里。他的人生,是百年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写照,也是百年中国家庭的一个缩影。这可能是目前中国公开出版物中唯一的个人百年影集,至少是鲜见的。不管这本摄影集的众多摄影者的主观愿望和摄影方法是什么,客观上都为王为一百年人生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影像。而这正是摄影独有的特质,留住瞬间,记录历史,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可替代。
  影集的封套用复古的牛皮纸设计,年轮浅影代表他的百年人生轨迹, 而圆啤套线的仿保密袋设计则暗示着这是一本中国电影人的历史档案。解开线绳,翻开内页,细读影集,除了怀念,相信还会有更多情愫。
  2014年,这批珍贵的照片史料作为“百年王为一艺术回顾展”的主要内容,先后在广州、深圳、东莞、江门、河源、珠海6个城市巡展。
  二、参与广东省率先成立体制改革办公室的工作
  2014年9月10日,广东省政协召开“原省体改办部分领导《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率先》文史资料征稿座谈会”。原省体改办(委)领导易振球、曾广灿、黄挺和我等参加了座谈会并发言。1980年我参与了广东省体改办筹建具体工作的全过程,而且是由我按照领导指示执笔起草筹建广东省体改办有关问题请示报告的。第一批人员共三人中,两人已先后去世,现剩我一人。我发言讲了一个自己亲历的“率先事例”: 广东省率先成立体制改革办公室。
  1980年5月8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负责制定改革的总体规划,协调各方面的改革。当时由习仲勋、杨尚昆主政的广东省,在全国改革开放中已先走一步,决定成立省体制改革办公室,由省委书记(设有第一书记)、常务副省长王全国分管。1980年10月,王琢(时任广东省第一轻工业厅副厅长)拟任广东省体改办主任,邢郁元(时在广东省财政厅行财处)和我(时在广东省第一轻工业厅计划处)也被列入调动名单。我们一边从事原有工作,一边参与广东省体改办成立的筹建工作。12月19日,我按照领导指示执笔起草筹建广东省体改办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由王琢修改审定后,以广东省体改办筹备小组的名义,报王全国并报广东省政府。12月29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粤府〔1980〕238号《通知》: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广东省政府决定成立体制改革办公室。全称为“广东省人民政府体制改革办公室”,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新楼内办公。这是继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成立后全国第二个体制改革办公室,也是全国第一个地方体制改革办公室。
  省政协征稿会后,我翻箱倒柜找出当年的笔记本,查阅了《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1978—2008)》(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编写组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等史料,到广东省档案馆核查了我执笔起草筹建广东省体改办有关问题的请示报告手稿和广东省政府决定成立体制改革办公室的文件,结合自己的回忆,写成了《广东省率先成立体制改革办公室》。该文被选入由广东省政协征编的《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广东一千个率先》大型文史资料丛书(人民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我也参加了2015年10月13日上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该丛书出版座谈会。
  三、弘扬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自然想到张云乔重绘多幅大型油画《血战宝山路》的往事。这幅被誉为“有形之史,无声之诗”的画作,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
  张云乔,抗战时期的“中共秘密党员”,是1981年广东省政协四届三次全会前增补的广东省政协委员。
  2000年2月22日,我应张云乔之约给他拍摄了一张肖像照片。张云乔把这幅照片放在他的房间里,2006年临终前指定为他的遗像。后来我在整理张云乔史料时,得到他家属的大力支持,将张云乔晚年的日记原件借给我阅读整理,使我更加全面深入了解到张云乔强大的内心世界。
  《血战宝山路》,最初是1933年张云乔以“一·二八”事变抗战为题材创作的大型油画(长13.3米,高5.3米),1933年8月10日在上海“一·二八”纪念堂揭幕时展出。他说:“我之所以选择这一场景,因为它在整个战役中是具有代表性的。”日寇破坏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的目的,不单单是要毁坏几栋建筑物,而是妄图消灭一个民族的文化基础。
  1937年“八一三”后,日军入侵,纪念堂、园、亭、画俱毁。张云乔痛心不已。
  1996年11月的一天,张云乔得知上海要筹建“淞沪抗战纪念馆”,十分兴奋,凭着记忆重画了一幅《血战宝山路》的草图,在《上海滩》杂志发表并得到奖励。于是他在自己的16平方米书房里腾出半壁墙,钉了木架子,绷上画布,用半年时间重画了一幅《血战宝山路》。这时,时年30岁出头的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的毕惠华,被张云乔的精神和行为感动,志愿与张云乔合作重绘《血战宝山路》。从1997年至2001年, 这位耄耋老人连续绘制了四幅油画《血战宝山路》,分别赠送给上海淞沪抗日纪念馆、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陵园纪念馆和美国旧金山日本侵华浩劫纪念馆。张云乔说,一个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的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只要灵魂在,这个民族就不败。只要灵魂在,这个民族就有希望。
  2015年4月1日,我拜谒了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陵园,在“先烈纪念馆”看到了张云乔90岁高龄时重绘的油画《血战宝山路》。我站立了许久,默默向十九路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致敬,同时深深缅怀老前辈张云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到家里,我翻出近年来搜集整理的张云乔史料,回忆当年他对我讲述的难忘经历,写成《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张云乔与大型油画〈血战宝山路〉》。广东省政协的《同舟共进》2015年第9期刊登了该文。
  四、再现新中国屯垦戍边第一代建设者的广东身影
  2016年我参与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广东人建设新疆“三亲” 史料》征编工作,9月18日至25日作为征编工作调研考察团成员到新疆考察,意想不到这次考察之后,我也作为援疆广东人的后代被列为征集对象。可能因为我爷爷是新中国屯垦戍边的第一代建设者,为新疆建设立过功,其史料见证这段历史有一定代表性。
  我的爷爷廖安光,1901年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县(现揭阳市揭西县), 1949年9月25日(时任驻扎新疆哈密的国民党军联勤总部辎重兵汽车运输二十团中校监察)在新疆随陶峙岳将军参加起义(史称“九二五起义”),同时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调到驻守阿克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步兵第五师,1953年3月随部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新疆农业建设第一团,属于新中国屯垦戍边的第一代建设者,1951年至1954年立功4次。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大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时年53岁的廖安光因年老体衰,经组织批准,回乡转业建设。
  无巧不成书,我随调研考察团在新疆考察时,认识了新疆粤新民族情援疆纪念馆理事、驻广州站站长钟晓阳,恰巧她的父亲也是参加“九二五起义”后在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工作的。调研考察团团长余庆安、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专职副主任梁川、陈忠烈委员和崔保新文史专员等听到了我们交流的情况后,一致要求我把这段史料写下来。不久崔保新还给我送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简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志丛书:农一师志》,以便核查和补充有关史料。
  2016年10月,我为此回祖籍地揭西县调研,在堂兄弟家看到了爷爷在新疆建设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军人证明书》《立功证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回乡转业建设军人证明书》和一批工作生活手稿等原件。12月4日我在北京到国家图书馆查阅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一团简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志丛书:农一师一团志》,比对核实相关史料。在这个基础上,我撰写了《新中国屯垦戍边第一代建设者的广东身影》。该文入选了广东省政协征编的《从岭南到边疆:20世纪50—70年代广东人援疆“三亲”史料》一书(花城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后来,我应新疆粤新民族情援疆纪念馆理事长梁日明之约,将该文和廖安光的相关证件证书等高仿复制件送给了他们。
  五、参加中共中央党校第一期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29日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指出: “我们要以改革的实际行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进。”我不由回头一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就开始从事体制改革工作,转眼快40周年了。
  我亲历改革初期全国的“三个第一”:1979年参加改革调研,不久就参与筹建全国第一个地方体改机构——广东省体改办;1982年参加了国务院体改办的第一个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稿的讨论座谈会;1984年参加了中共中央党校第一期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班学习,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1984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与中共中央党校共同举办了第一期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班,归属中央党校进修部。参加学习的有全国19个省、市和21个省辖市的同志共40人,其中大多数是各地从事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负责同志,有些是负责经济工作的同志。当时我在广东省体改办工作,是全班资历最浅、职务最低、年纪最轻而最早在经济体制改革机构工作的学员,担任研究班党支部委员兼第三组组长。我在学习期间写的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若干规律初探》,后来在中共中央党校校刊《理论月刊》发表了。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为了收集和保存改革人物的亲历与重要史实,总结和交流改革战线的经验与成果,进一步促进改革领域的研究探索,于2018年开展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活动,我提交了《中共中央党校第一期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班学习忆记》一文,被评为三等奖。

  来源:《广东政协忆事(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