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探1941年海明威的粤北战地之路

2022-01-10 来源:本网

名家与南粤⑧

  广东韶关市浈江区的东堤中路上,一座两层带骑楼的民国建筑“斌庐”静静矗立。斌庐如今是展示韶关千年发展历程的展馆,而在民国广东省政府驻韶期间,这里则是时任省府主席李汉魂接见客人、召开会议的主要场所。

转存图片
今日斌庐

  走进“斌庐”,视频中播放着李汉魂之女李浈博士的讲述:当时人们为此宅取“斌”字作为庐名,是象征军、政两界要携手抗战,文武双全通力合作。

  80年前,1941年3月,这里真的迎来过一位文武兼备的传奇人物——美国著名战地记者、作家海明威,他当时就以出版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而名动世界。

  海明威是作为美国《午报》特约记者,携新婚的第三任妻子玛莎·盖尔虹前往中国的,从香港入境中国内地后,第一站就来到了韶关粤北抗日前线。

1941年海明威与玛莎来华途中经夏威夷码头时的留影(资料图片)

  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这是一生中唯一一次来中国,他的伴侣玛莎也是一位战地记者,两人都与当时美国的军政界颇有关联。他们此行到访韶关、桂林、重庆、成都等地,后来以报道、书信及回忆录的方式留下了不少珍贵的记录。

  海明威夫妇以记者的直笔,记述当时粤北前线的艰苦战况,传递出中国人民抵抗的决心,同时也反映国民党上层对抗日、对国共合作的真实态度。从远东的硝烟、梅雨中透射出的这些文字,增进了西方世界对中国抗战的了解和支持。

  从1941年3月25日抵达粤北南雄的军用机场,到4月4日乘车赴桂林,海明威与玛莎在粤北抗战前线巡回了近十天。

  此行兼负“政府”使命

  韶关学院韶文化研究院的研究员苗仪长期从事地方文史、文献研究,自2015年开始关注到海明威访问粤北的这一段史迹。

  他从相关民国史料及韶关方面官员的零星记录中了解到,由于海明威的国际声望,而且此行负有为美国政府考察中国抗战是否能坚持、援华物资的使用情况等目的,民国政府非常重视其到来,并尽量予以配合。

  海明威一到韶关,就与当时广东的军政要员李汉魂、余汉谋、蒋光鼐等直接会面,而且被爽快地安排前往一线作战部队进行考察,这对于外国战地记者来说是很不寻常的礼遇。

前排右起四人依次为:海明威、玛莎、余汉谋、蒋光鼐(资料图片)

  玛莎在1978年出版的一本回忆传记中,将这次中国之行作为第一章系统讲述,特别是为他们的这段粤北经历保存了很多珍贵细节,这比海明威回国后为《午报》撰写的政论报道要具体许多。

  玛莎提到,从机场到达这座粤北城市之后,他们入住“韶关之光”旅馆,接下来驻留两日,除拜访军政要员们,还到了南华禅寺参观。当时的广东省府主席李汉魂,用“茉莉花茶”和“好吃的广东点心”招待了他们,令先前不大适应粤北条件的玛莎颇感开怀。

  研究者们推测,这次招待的地点应该就是上文提到的斌庐。

  战地记者夫妇要求上前线采访

  1941年3月26日,海明威夫妇受到当时驻韶的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副司令长官蒋光鼐等人的破格接待。会谈中,海明威简述了其来华的愿望,并提出要去前线采访士兵的要求,余汉谋当即答允。

  据《大公报》等媒体当时的报道消息:“海对华南战局反复详询,余氏等一一作答,余并持出军用图,指陈我敌态势,供给资料甚丰,海极满意。”中午,余汉谋设午宴招待了海明威夫妇。

  对于这一次接待发生在何处,文史工作者们犹存不同看法。

  苗仪认为,余汉谋、蒋光鼐应该是在距离斌庐不远的韶州师范学校(前身为历史悠久的相江书院)旧址接待了海明威夫妇。该地位于帽子峰南麓,依山而建,有大段台阶,环境与海明威等人访韶留下的照片暗合。

韶州师范学校旧址上今日是一所中学,仍保持依山而建的格局

海明威与玛莎与第七战区军官及陪同人员留影 (资料图片)

  抗战烽火一起,师范学校迁往马坝、仁化一带,校舍空出来,先是张发奎的第四战区、后是余汉谋的第七战区,都以此地为战区司令部。

  但当地文博工作者还有另一种意见认为,从韶关主城区往西,大约一刻钟车程的十里亭镇,才是当年海明威拜访余汉谋的所在地。如今,这里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第七战区指挥部旧址”。


  记者亦随同走访,看到这一旧址也是在山林掩映之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营房、指挥作战室、警卫室、别墅等屋宇,形制保存完好,可以看到考究的门廊砖拱、大片的玻璃窗,室内还有壁炉,无不透露出当年的气度不凡。

  这位文博工作者说,余汉谋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后,就多在此地居住和办公、指挥战事,或许在这里接见外国记者更为合理。

  当地文广新局负责人告知我们,目前这里已全部围蔽起来,文物建筑修缮方案也制定好了,正待年底开始系统修复。

  “这炮声是至今为止最痛快的事”

  1941年3月27日,海明威夫妇由第七战区司令部和政治部官员陪同,乘坐一部旧卡车离开韶关城区,跑了数小时才抵达北江岸边,换乘一艘小汽艇再继续走。

  据玛莎记述:“这船为避免沉没,每隔两个小时就需要抽水一次,这已经是北江中仅有的汽油船了”,将近傍晚到达岸边渔村,他们又改为策马前行。

  接下来的几天,海明威夫妇一行继续在粤北雨雾中穿行,主要活动是参观一所士官培训学校(据苗仪考证,这应该是当时设在翁源南浦的军官培训学校),并在附近的师部听取长官介绍当前部队对日的军事形势,以及部队编制、训练装备等。

  晚上,“他们住进像棚屋的房子;山区天寒地冻,俩人与卫兵之间仅用一张草席隔开,入睡时冻得浑身发抖”。一路上,除有军官接待外,他们的每顿饭都是“一碗饭和一杯茶”,偶尔会用自带的“威士忌拌开水当饭后的甜食”。

海明威(左三)和玛莎(左一)在粤北前线部队采访时留影(资料图片)

  29日早上,面对即将毕业的士官生,这位平生不爱演讲的知名作家禁不住即席演讲,鼓励士官们英勇杀敌,为国立功。上午10时,海明威一行踏上了奔向前线之路,策马一个多小时,去观看士兵向日本人筑垒的山头阵地发起进攻的军事协同战术演习。

  最令海明威感到激动的是,“地点就在离日军阵地三英里处,真是地地道道的最前线;国军在山头阵地架了机枪……迫击炮在群山中发出震耳吼声……”玛莎称,“(听到)这炮声是至今为止最痛快的事!”

  关于海明威在粤北前线最为传奇的一段经历,今天可见的是香港《士蔑西报》1941年5月16日“晚版”的一则英文报道,译文大致如下:

  美名作家海明威,近在广东前线时之冒险事迹。据称:海明威在韶关时,某夜曾随中国部队潜入广州,华军于是夜将日本军事建筑若干所破坏。

  彼等一行分乘沙船三艘,乘夜向下游进驶,在广州近郊登陆,完成破坏工作,于拂晓前安然引去。

  据传此次之冒险,给与海明威以深刻之印象,证明各方所传沦陷城市内之日军夜间常撤至安全地点,以避免中国游击队之进攻一节,确属事实。

  这则消息经当时的国内报纸广泛转译,后来,甚至衍生出海明威曾在广州近郊“手刃日军一名”的细节。

  据学者们考证,“海明威手刃日军”应属讹传,但这位“硬汉”作家的英勇之气,也实在是透纸而出,令人惊叹。

  阴雨、蛇酒与瘦弱顽强的中国士兵

  进入4月初,海明威夫妇继续在韶关第七战区各驻守部队采访。一路上,不论是在逼仄漏雨的船舱里入睡,还是在泥水中与成群的苍蝇和蚊子为伍,海明威总是坦然面对,还不停地开解玛莎。

  一次,玛莎刚登上晃晃悠悠的乡村“厕所”,空袭警报就响了,附近的人一下子疏散,海明威却“开心地大笑”,等待着恼羞交加的玛莎下来,继续前行。

  海明威最爱威士忌,他很快喜欢上了粤北民间土酿米酒泡制的“蛇酒”,玛莎称之为“中国的伏特加”。他还认为蛇酒可治疗脱发,特意买了几瓶想送给朋友。

  回到美国后接受采访,海明威还介绍,这“是一种特制的米酒,酒瓶底泡着几条小蛇。它们是死蛇。”

  粤北中国部队生活的艰苦给海明威夫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沿途看不到一所野战医院或急救站,士兵每人每月领到的津贴大约相当于2.8美元、或价值更少的大米补贴,所以他们个个面黄肌瘦,“看起来总像是愁眉不展的孤儿”。

  当看到战区士兵“通常赤着脚,绑腿打在光腿上”,仅凭单衣御寒,在雨中瑟瑟发抖,海明威总会很生气,并且提醒军官关心士兵的冷暖。

  一天,他的马在雨中跌倒流血了,海明威竟想抱着马前进,经玛莎再三恳求才放下马,让它自己走,他则一直步行到目的地,全身都淋湿了。

  尽管如此,海明威夫妇还是从这些普通官兵身上感受到了坚定的抗战信念与精神,并且认为中国军队确实具有很强的防御能力。他们在中国考察的日子里,粤北这一段是唯一亲临抗日前线的经历。

  预言共产党人会接管中国

  1941年4月4日上午,海明威夫妇返抵韶关城区,在与战区副司令长官蒋光鼐等人道别后,于当日“晚上六点乘车赴桂林”。

  两天后即4月6日,海明威夫妇飞抵重庆,在那里与蒋介石夫妇公开会面,也秘密地见到了共产党方面的代表周恩来。

  海明威结束为期三个月的远东之行回国后,先后撰写了6篇关于中国抗战的报道——《苏日签订条约》、《日本必须征服中国》、《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日本在中国的地位》、《中国空军急需加强》和《中国加紧修建机场》。报道分别在1941年6月10至18日的纽约《午报》上刊发。

  此外,他还为美国政府撰写了相关报告,并到华盛顿接受关于中国问题的咨询。

  在上述种种文字中,海明威预言:这场战争后,共产党人一定会接管中国。他认为“在那个国家里,最优秀的人是共产党人”。海明威直言不讳地批评了蒋介石对内排除异己的政策,只把日本看作是“皮肤病”,反倒把共产党看作心腹之患。

  他还详细谈了访华观感以及对国共两党冲突的见解,海明威相信,如果美方能清楚地表明不对中国内战提供任何资助,“就能无限期地拖延重庆政府和共产党人之间全面内战的爆发”。至于对美日之战会不会出现,海明威认为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历史证明,海明威的这些看法都极有见地。

  —— 访 谈 ——

  华南是中国抗战全局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左双文(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二级教授,华南抗战历史研究中心主任)

  羊城晚报:我们应如何理解华南地区在对日抗战中的战略地位?

  左双文:由于香港的特殊地位,在广州沦陷之前的一年多,华南地区广九、粤汉两铁路的香港—广州—内陆区间这一路线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对外交通线,有大量的战略物资经此线运抵中国的抗日战场,其补给量约占当时进口军用物资总量的80%。

  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富庶地区被日军占领后,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并没有从此放弃广东的打算,华南的抗战仍在坚持。国民党第十二集团军余汉谋部退守粤北一线与日军对峙,蒋介石将此前抽调支援淞沪、武汉等会战的粤系部队悉数归还建制,并成立新的第四战区,负责两广地区对日作战,由其亲兼司令长官,而以北伐、抗日名将张发奎为代司令长官。他还任命另一抗日名将李汉魂接任广东省主席,主持战时政务。

  与此同时,中共党组织则积极发动和开展了对日游击战。

  华南战场牵制和消灭了相当数量的日伪军,是中国抗战全局的战略支撑点之一。广东的抵抗、粤北的坚持,就有了它存在的全国性、全局性的价值和意义。

斌庐旧貌

  羊城晚报:为什么海明威夫妇在粤北看到那些显得落后而木讷、文化很低、装备很差、营养不良的贫穷士兵所组成的中国军队,却从中感受到了莫大的力量?

  左双文:他们的这种判断是对的。在当时情况下,入侵的日本要完全消化在中国所占领的地区,几乎不可能,侵略者所面对的是同仇敌忾的中国人民,面临着各种有组织的抵抗和反攻,这要牵制其大量兵力。

  从中就可以看出中国全面抗战、正面战场的抵抗与敌后战场游击战的极其重要的价值了。

  日军接连攻占广州、海南岛、潮汕、南宁……从一时一地看,似乎是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而实际上却是往自己脖颈套上了一圈又一圈的枷锁,包袱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就面临系统全面崩溃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来看华南(广东)抗战、看华南敌后战场的意义,就比较清楚了。

  中国只有拖住日本,只有与日本胶着、相持,让日本不能在占领地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使其处处感到兵力、资源的捉襟见肘,中国的抗战才能够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化,中国人民的持久抵抗才能够有终于迎来曙光的一天。

今日韶关浈江边的百年东街

  羊城晚报:海明威此行在粤北没有与共产人有直接接触,他是到了重庆之后才与周恩来见面,并对以周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人充满了尊敬。

  左双文:与国民党人在抗战时的种种做法相比,共产党人确实表现得更富于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显得更有朝气,这自然会给前来访问的美国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仅以华南抗战为例,中国共产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党组织在全省开展规模空前的抗日救亡运动,对国民党抗日将领、地方实力派、华侨及港澳同胞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抗日统战工作。

  中共动员1600名党员、青年参加广东省战时动员委员会战时工作队,派800余名青年骨干(其中党员120多名)参加国民党余汉谋部的第十二集团军政工队,组织华侨回乡服务团。广东也一度被称为“统一战线的模范省”。

  一方面,中共建立和扩大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武装,积极投入与日伪的战斗,这是对侵华日军的直接打击。另一方面,中共派人到国民党部队,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促使国民党部队进步,提升这些部队抗日作战的觉悟和能力,从而使之在对日作战中战斗力明显提高,在其后的两次粤北会战、桂南会战中取得了较好战绩,重创日军。

  羊城晚报:您如何看待海明威夫妇的此次抗战中的粤北之行?

  左双文:在我的印象中,战时同盟国家的作家或记者,直接到广东的战时省会韶关采访、并这样近距离接触中国抗日军队,深入了解他们的战斗、生活状况的很少,而像海明威那样接近最前线甚至参与战斗的惊人之举,更是罕见。这留下了战时中美两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一段佳话。

  海明威夫妇在80年前的这次粤北之行,以及其后他对中国战局的判断和对中国共产党人的良好印象和高度评价,是中美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一个象征,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应当对此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和感悟。

  —— 延 伸 ——

  华南抗战中的国际合作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中共中央指示要与英美等国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2年2月,东江纵队港九大队专门成立了国际工作小组。

  1944年2月11日,美军第十四航空队“飞虎队”的中尉唐纳德·克尔在轰炸香港启德机场时座机被击中,跳伞降落在新界。年仅14岁的东江纵队港九大队交通员李石发现了他,并迅速通知女游击队员李兆华。

  面对驻香港日军海陆空兵力反复搜索,克尔最终在东江纵队战士们的掩护下,冲破重重封锁,安全返回桂林的美军基地。

  据统计,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先后营救过包括克尔在内的8名美军遇险飞行员,以及上百名英国人、印度人等各国人员。

  1942年7月,在东江纵队协助下成功逃出香港战俘营的英军上校赖特组建了英军服务团,总部设在桂林,而后在惠阳设立了前线办事处。

  惠阳办事处主任祁德尊少校也是被东江纵队从香港营救出来的。他们提出与东江纵队合作,继续营救盟国人士,并搜集军事情报。自此,东江纵队开始了与英军服务团并肩援救盟军人员、互通军事情报合作史。后来,美方也提出与东江纵队合作。

  为方便和盟军之间的合作,1944年8月,毛泽东亲自批示,同意在东江纵队设立联络处作为特别情报部门。后来成为改革开放先锋人物的袁庚当时担任情报处处长。

  据史料记载,东江纵队这个特别情报部门其后逐渐扩展到了200余名工作人员,为第十四航空队和在华美军司令部提供了很多极有价值的情报。

  抗战后期,袁庚负责的情报体系有两个重大发现:一是发现和绘制了日军在汕头沿海和东山岛构筑的工事,二是在广州、东莞发现了日军最精锐的波雷部队。

  这也是令盟军最终放弃登陆作战、与日军正面冲突的计划,改为直接在日本本土投放原子弹以结束战争的重要情报来源之一。

  (本期与韶关市政协合办,特此致谢)

  来源: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与羊城晚报联合主办《岭南文史》专栏刊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