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朴籽粿正热销 潮汕非遗招牌悄然打造

2021-04-08 来源:本网原创稿

 随着清明节的来临,应节的传统潮汕美食朴籽粿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一个小小的绿色粿品,承载着潮人迎接春天的满满仪式感。记者走访老字号老潮兴的门店看到,店里粿品种类繁多,当季畅销产品当属朴籽粿。
 潮汕人吃粿情怀贯穿一年四季,粿品制作技艺是汕头众多非遗项目之一,潮汕传统粿品也日渐成为潮汕文化走出国门的一块美食招牌。

应节的传统潮汕美食朴籽粿受访者供图

潮汕红桃粿

 做粿巧匠意外打造潮汕美食招牌
 潮汕粿品,以品种多样、用料讲究、制作精细、配料独特、味道可口而闻名遐迩,作为潮汕小食大家庭中的重头戏,它博采众家之长、独具地方特色,潮汕粿品制作技艺也在2013年入选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发展离不开许多匠人在传承创新路上的大力推动,其中,就有潮式粿品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郑少君,在传承潮汕传统粿品这条路上,她已经走了30多年,不仅创立了老潮兴这个潮汕小食品牌,推动潮汕粿品的发展和创新,如今,她的子女们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
 “揭阳人会做粿”——是几十年前很多街坊邻居对郑少君的评价,她做的粿品用料足、成色好,备受大伙好评,虽是一个做粿巧匠,但是打造一个老字号品牌却不在她的计划中……这背后,还有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
 1989年,在汕头市老潮兴街,郑少君与丈夫开了个小食杂店,起初并不售卖潮式粿品。郑少君回忆道,有一次年节,她在家做完甜粿放在店外晾晒,一筐黄澄澄的甜粿在日光下闪着诱人的金光,邻居瞧见便说,这么好看的甜粿,能不能卖给我呢?“接下来几天,后续出炉的甜粿也被其他邻居陆续买走,直到第四天做出的甜粿才自己用。后来这些事发生得多了,我们便开始考虑专门制作粿品来卖。”
 据郑少君介绍,潮汕粿品工序繁琐、工艺要求高,就以鼠麴粿为例,仅是鼠麴泥的淘洗,就要用温水淘洗8-10次,才能把细沙都筛去,让馅料入口细腻顺滑。
 郑少君对产品质量要求高,随之而来的忠实粉丝越来越多,店面也越做越大,品牌效应日渐提升。2012年开始,更从家庭作坊扩大至生产车间。
 多年来,郑少君在传承的同时不忘创新,新品频出。一方面,她从口味上提升,如在红桃粿馅料中加入芋头粒,让香味更加浓郁;把多种蔬菜加入水晶饺馅料的选择中,从两三个口味扩大到二十多个。另一方面,她也在外形上创新,推出只有原产品一半体积的“小红桃粿”和“小鼠麴粿”;把水晶球造型改为水晶饺,首创只有原三分之一体积的心形造型水晶饺,一经推出就收到酒楼订单。此外,她还曾与当地多家不同菜系的餐饮店跨界合作,尝试香辣鸡肉粽球等等……
 目前,老潮兴的产品有近百种原料进行组合搭配,郑少君制作的各种潮式粿品品牌也先后被评为“广东名小吃金奖”“广东餐饮特色名店”等荣誉称号。

潮式粿品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郑少君

 新鲜血液推动老店走向全世界
 “传统的东西,要让下一代年轻人来传承,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才能继续发扬光大。”郑少君说,现在,随着她的子女们的加入,年轻人的新想法又让这家老店获得新的发展。
 “读大学时,几个潮汕同学都喜欢带家乡特产去学校分享给同学,我带去的潮汕粿品得到大家的好评,让我倍感自豪,不仅如此,很多忠实顾客对产品的喜爱也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所以毕业后我也加入了潮汕粿品制作和传承中来。”郑少君的儿子郑冠楠介绍道,通过自学食品工业生产知识,他决定在原本纯手工制作的基础上改进产品生产技术,比如让机器完成原材料粗加工程序以提高效率,通过冷冻技术让粿品得以长时间保存并维持品质等等。
 新一代接班人的加入,不仅提高了产品生产的技术和效率,同时也推动老潮兴走出潮汕地区、走向全世界。近年来,老潮兴相继推出流沙馅、麻辣小龙虾馅等口味,通过不断尝试融合外地饮食的口味,慢慢“走出去”了。据郑少君介绍,2015年,老潮兴开始接到外地订单,往后越来越多,还有新加坡等国际餐饮品牌向他们抛出了合作的橄榄枝,要把潮式粿品添加到菜单中去。
 郑少君感慨道:“与海外顾客交流时我发现,许多海外潮人在国外仍然讲潮语、食潮菜、延续潮汕传统风俗,而潮汕粿品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是进一步传承潮汕文化的载体,对连结海内外潮汕华人华侨起到重要作用,寄托了他们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潮式粿品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的郑冠楠有一股使命感,他下定决心要把潮汕文化在下一代中传承下去,在小朋友的心里种下一颗潮汕的种子。他告诉记者,老潮兴将整理潮汕粿品文化教材,通过与多所中小学校合作,结合传统节日和潮汕习俗,让潮汕粿品的文化历史系统地展示出来,走进校园课堂,让青少年成为潮汕文化的代言人。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