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奇:《南方日报》是这样诞生的

2019-12-30 来源:本网原创稿

  10月,有许多值得纪念的日子。今年的10月,更加重要。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月23日,是《南方日报》创刊70周年。
  在这两个重大节日到来之前,现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南方日报社社长刘红兵同志以及报社的相关领导,特意来到我家慰问,令我感到十分亲切。
  作为《南方日报》退役老兵之一,70年前参与创办《南方日报》的一幕幕往事,又一次呈现在眼前——
  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人齐集天安门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朱德总司令检阅了陆海空三军,并颁布了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随后,百万雄师继续挥兵南下,追歼国民党败军残部。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
  早在这一年的7月,中共香港工委就给《华商报》党总支下达了一个任务,要求我们提交一份关于广州解放后如何协助南下的新闻干部创办一份华南分局机关报的报告。这项任务是由中共广东区党委宣传部长、东江纵队秘书长、《华商报》负责人饶彰风同志向我布置的,并要求我执笔草拟办报方案。我当时是《华商报》的代总编辑。我们接受任务后,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为华南分局机关报的诞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同年9月中旬,我们接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指示:一俟广州解放,《华商报》即行停刊,把全体干部职工送到广州,尽快创办《南方日报》。
  当我们在香港接受任务筹备《南方日报》的同时,南下干部中的曾彦修也在赣州接受了参与创办《南方日报》的任务。据曾彦修回忆说:中央宣传部、组织部调他南下过程中,叶剑英、方方找他谈话,叶剑英说:“进城后的宣传工作,第一要抓的倒是报纸。你在根据地这么多年,去抓报纸比较适当。所以,要你先担任一个时期报纸的总编辑再说。”就这样,曾彦修接受了新的任务。他是在10月18日进入广州的。20日,当文教接管委员会接管了位于光复中路48号的国民党《中央日报》后,他和吴楚、曾艾荻、周宁霞4人也就随即进驻,着手筹办《南方日报》。
  《华商报》在10月15日发表我写的《暂别了,亲爱的读者!》宣告停刊,全体职工安全撤离了香港。饶彰风和我处理完一些公务,也在20日到达广州这个新生的祖国南方大城。
  当天,我们就赶往爱群大厦,向华南分局宣传部部长萧向荣、副部长李凡夫报到。萧向荣传达了叶剑英、方方等同志的意见,说华南分局已任命饶彰风为华南分局统战部副部长兼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奇为副社长,曾彦修为总编辑。
  随后,饶彰风和我直奔报社,找到曾彦修、曾艾荻、吴楚等人。大家最后商定:广州解放已经6天了,《南方日报》必须在23日创刊。
  当时编辑部由曾彦修挂帅,《华商报》原有的领导干部杜埃、华嘉、姚黎民以及潘朗等编辑、记者将会赶来;经理部方面,洪文开和财务、发行、广告、总务各科室的干部也将陆续到达。干部虽少,还是可以开展工作的;令人担心的倒是排拼、印刷方面的人力物力。
  国民党中央这家报社的设备,实在可怜得很。印刷车间仅有一台早该报废的残旧卷筒印报机,想利用它印刷《南方日报》根本不可能。当务之急,只能与附近的《越华报》接洽,租用他们的卷筒机代印《南方日报》。
  排拼车间的情况,却比印刷车间好得多。《中央日报》停刊时,国民党曾经强迫工人将平板印刷机、铅字和字架,搬到长堤天字码头,打算运到海南岛去。但是,还来不及搬离,人民解放军就进入广州了,全部物资得以保留。我到车间同工人们谈心,感谢他们保护报社的财产,进而讲解了党对留用人员的政策,还说明有一批香港《华商报》的工人马上到来,与他们一起工作。我特别讲了《南方日报》的性质和任务,并告诉他们已决定在10月23日创刊,平日出纸一大张,创刊号则出两大张;为此,请他们尽快浇铸新字,整理字架。工人们听得很认真,反应也很快。一位领班和两位工人先后表示:“好,10月23日出报,没问题!”“排8个版,我们办得到!”“社长怎样讲,我们就怎样做。”
  听到排拼工人响亮的承诺,我心里更踏实了。我把这些向曾彦修汇报后,他认为出报工作已就绪,各版的稿件也准备了,只是还差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毛泽东主席为《南方日报》题写的报头尚未到手。原来,叶剑英、方方从赣州进入广东时,曾致电仍在北京即将南下的张云逸,托他就近请毛主席为《南方日报》题写报头。10月13日,毛泽东立即写好,交叶子龙送给张云逸。可是,由于张云逸仍在途中,赶不上在创刊前送到。为此,我们请示了萧向荣,经叶剑英同意,由李凡夫写了个报头,暂时刊用。
  《南方日报》创刊号经过21、22日两天的紧张工作,终于在23日天亮时印制出来了——广州市军管会登记第一号的《南方日报》创刊号诞生了!
  当天的报纸除了有《广州市军管会成立》《广州警备司令部成立》等重要新闻外,特别令人瞩目的是那篇《新的中国·新的广东——本报发刊词》。这篇文章是曾彦修精心撰写的,字里行间充满着革命激情,他写道:“广州解放了,中国最后的一个头等大城市解放了,国民党匪帮在中国大陆上最后的一个巢穴倾覆了。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庄严的国土,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扬子江口,北起黑龙江,南到珠江口(除了少数地方人民解放军还来不及去的以外),都全部成为中国人民自己的土地了……”
  “今后的广东是永远属于人民自己的广东了,广东人民今后的长远任务,就是大力开展建设工作,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之下,大步前进,建设人民的新广东……”
  这篇发刊词的最后一段,可以说是南方日报社同人的“宣言”:
  “本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华南分局的机关报,也是华南人民意志的传达者;除了中国人民和华南人民的利益之外,我们没有别的利益……”
  一切都是新的:新的中国,新的广东,新的报纸诞生了,人民群众新的生活也开始了。
  ……
  《南方日报》70年,我亲眼看到它白手起家的创建时期、灾难重重的“文革”时期、勇于改革的发展时期,以及当今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全盛时期,令我这个退役老兵不胜钦佩。
  珠江后浪推前浪,“南方”新人胜旧人。我衷心祝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作者系《南方日报》创办人之一,第一任副社长。本文由南方日报记者罗宝雯整理)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