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采茶戏的分布及其地方特点

2018-07-05 来源:本网原创稿

范晓君

  冯光钰在《采茶戏音乐的生发、传播与变异》一文中提出了“采茶文化区”的概念,他指出采茶戏是流行于我国南方赣、粤、鄂、皖、闽、湘等省的本土腔剧种,现存近30种。各路采茶戏的音乐各具特色,又存在着一定共性,传播于以江西为轴心,粤东北、鄂东南、闽西、皖南、湘东连成一片的“采茶文化区”。笔者在搜集和查阅大量的“采茶”资料和文献后,对其深表认同。处于该“采茶文化区”中的广东地区流行的采茶戏的分布及其特点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拙文《广东怀集“采茶”述略》中曾提出“采茶”已形成一个家族,其中包括“采茶歌”“采茶舞”“采茶灯”“采茶戏”。“采茶戏”是在前三种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限于篇幅,本文的研究范围仅限于广东采茶戏的分布及其地方特点。
  一、广东采茶戏的分布
  广东有众多传统节庆活动,活动内容往往与信仰、观念(如鬼神崇拜、生死观)有关。在众多节日中,元宵节最重要、最隆重,因而,元宵节的各种活动也最盛大、最丰富。其中,自然包括广东“采茶”。文献中对元宵“采茶”的较早明确记载可见于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每队十二人,人持花篮,篮中燃一宝灯,罩以绛纱。以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这是说在正月(元宵节前后)演采茶,有采茶女(十二人)手提花篮,边歌边舞,唱《十二月采茶》。在同一文献中,屈大均概括描述了粤歌的特点,并认为最典型和最完美的粤歌就是采茶歌:“粤俗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欢乐。……其歌也,辞不必全雅,平仄不必全叶,以俚言土音衬贴之。唱一句或延半刻,曼节长声,自回自复,不肯一往而尽。辞必极其艳,情必极其至,使人喜悦悲酸而不能已已。此其为善之大端也。……如此类不可枚举,皆以比兴为工,辞纤艳而情深,颇有风人之遗,而采茶歌尤善。……有曰:‘二月采茶茶发芽,姐妹双双去采茶。大姐采多妹采少,不论多少早还家。’有曰:‘三月采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绣手巾。两头绣出茶花朵,中央绣出采茶人。’有曰:‘四月采茶茶叶黄,三角田中使牛忙。使得牛来茶已老,采得茶来秧又黄。’……大抵粤音柔而直,颇近吴越,出于唇舌间,不清以浊,当为羽音,歌则清婉溜亮,纡徐有情,听者亦多感动。而风俗好歌,儿女子天机所触,虽未尝目接诗书,亦解白口唱和,自然合韵。”其中虽然只有三段采茶歌,但明白无误地表明这是当时流行于广东的《十二月采茶》。对照省内高州市、怀集县等地如今仍在流行的《十二月采茶歌》的对应月份,其相似之处一目了然。高州采茶歌:“二月采茶茶发芽,哥妹双双去采茶,哥你采多妹采少,无论多少早回家。三月采茶茶叶新,妹在家中绣锦巾,两边绣出茶花朵,中间绣出采茶人。四月采茶茶叶黄,片片叶子似黄糖,糖甜记得种蔗杆,茶香莫忘晒太阳。”怀集采茶歌:“二月采茶茶爆芽,茶根脚下采西茶,大姐茶多妹茶少,不论多少早回家。三月采茶茶叶新,妹在房中绣手巾,两头绣出茶花朵,中央绣出采茶人。四月采茶水忙忙,田中有个驶牛郎,驶得牛来茶又老,执得茶来秧又黄。”比较以上三首采茶歌,除少数字句略有不同以外,大多数歌词相似。如此看来,四百多年前屈大均时代所唱的采茶歌,如今在高州、怀集仍然在流行。同时,笔者假设,既然歌词变化非常之少,那么,曲调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貌。因无任何曲谱记录,笔者对此无从考证。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采茶”艺术在广东民间一直延续至今。根据目前搜集到的资料,广东的采茶戏主要分布于粤北、粤东、粤西三片,并分别被冠以“粤北采茶戏”“粤东采茶戏”“粤西采茶戏”之名。在屈大均的时代,不知“采茶”是否与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有关,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广东采茶戏主要流行的地区是客家人聚居地,特别是粤北、粤东。
  (一)粤北采茶戏
  据历代相关州府的志书记载,明代广东北部的韶州府、南雄州和连州等地,盛行在节庆灯会唱“采茶”的习俗。关于粤北演戏的传统,在清代各地志书上记载得很详细,说明当时广东地区的采茶戏已很盛行。尽管当时演出的剧种多,但演采茶戏已是确切无疑的了。
  粤北采茶戏主要流行在粤北的南雄、始兴、曲江、仁化、乐昌、乳源、新丰、连平、和平、龙川、河源、佛冈、清远、英德、阳山、连县、连南、连山等县。20世纪50年代初,政府文化部门曾组织本区各地采茶艺人相互学习、交流,各流派逐步融合。1954年,韶关专署举行民间艺术会演,参演传统剧目皆谓之“采茶戏”。此后,“采茶戏”之名便被各地剧团采用,剧团亦称为“采茶剧团”。1959年,粤北民间艺术团更名为“粤北采茶剧团”,本地采茶戏始称为“粤北采茶戏”,并延续至今。
  粤北采茶戏可分为三个流派:连县、连山流派;南雄、始兴流派;曲江、翁源、英德流派。
  粤北韶关市、县属的专业、业余采茶戏剧团的数量一直为广东省之冠。
  (二)粤东采茶戏
  曾经广泛流行于粤东的采茶戏,如今只五华县仅存。五华采茶戏流行于五华县北部,以华城、新桥、岐岭、潭下为最盛。据《梅州市志》《五华县志》等史志记载,五华采茶戏发源于江西赣南九龙山。采茶戏传入五华的准确时间已难以考证,至清代已非常兴盛。赣南采茶戏流传到五华以后,在与本地的民间艺术长期的交融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们的师傅常与江西老艺人搭档组班,往来于赣、粤两地演出。赣南采茶传统节目《上广东》的曲调与五华妇孺会唱的送郎卖茶《过番邦》曲调近似,可说明其相互之间的影响。
  1954年,五华县文化科、文化馆着手搜集五华采茶戏,整理有《十字麻雀》《剪剪花》等10多首采茶曲调和《张三郎遇妻》《访妻》等小戏,此外,还收集了采茶舞蹈《采篮灯》等。1957年,五华县组建专业的民间艺术实验剧团,上演采茶戏,1960年更名为五华采茶剧团,聘请老艺人邓亚森、刘玉山等人为教师,向全县招生,排演了《送哥》《梳妆》《补缸》《赶会》等采茶戏,巡回到全县各地演出。此后,采茶戏草台登上了城市的“大雅之堂”。1960年4月,全团赴江西赣南艺术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学习了《吹鼓手招亲》《双砍柴》《睄妹子》《补皮鞋》等多个传统采茶戏。1961年,汕头专署文化局和专家(当时五华属汕头地区)认定五华采茶戏为本地地方剧种。“文革”期间剧团停办。1977年恢复五华采茶剧团,并招收了20多名学员。此后,剧团不断发展壮大。创作、演出的大型采茶戏有《乌云下歌声》《竹山路弯弯》《茶山雾蒙蒙》等,小戏有《扎红花》《十里青山》《琼嫂》等剧目。剧团曾多次参加省、地调演并获奖。
  (三)粤西采茶戏
  粤西采茶戏主要在怀集、高州、信宜等县市流行,与粤北、粤东采茶戏形成的时间大致相当。其在形成过程中曾受到省内粤北采茶戏和临近省区的江西、湖南、广西采茶戏的影响。而现在,由于怀集盛行贵儿戏、粤剧,高州盛行木偶戏,致使采茶戏在粤西已无县级以上的专业剧团。
  1.怀集采茶戏
  根据《怀集县民间舞蹈》(初稿)等资料记载,怀集县冷坑刘三洞的64岁老艺人郭庆璇说:“‘采茶’是在一百多年前,从湖南来的石工传授的。当时湖南有很多人来怀集采石头,在空闲或有什么集会时,他们都演唱这种曲调,久而久之当地的石工也跟着他们学唱,并流传了下来。”《肇庆曲艺志》也曾记载,到了同治年间,县内冷坑东部刘三洞出现了唱采茶的“三脚班”(该班演出的节目通常是一丑二旦三个角色表演,故称为三脚班)。
  据此,笔者认为“采茶”由外地传入怀集,清中晚期,采茶戏在怀集一带已盛行。而怀集乡间丰富的民间艺术,很快就融进了采茶戏,从而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怀集采茶戏。
  2.高州采茶戏
  高州(原茂名县)采茶戏与广东信宜、化州和广西北流等地的采茶戏同属一个源流。据史料记载,高州采茶戏由外地传入,当地研究者认为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采茶戏分两路传入高州,一支在明嘉靖年间从浙江经湖南流入广东南雄珠玑巷,再流入高州;另一支由宋代中原迁徙移民流入广西北流,后再传入高州。这两支流派在高州融合,形成了高州采茶戏。清代和民国时期是高州采茶戏的鼎盛时期。最为流行采茶戏的地区是高州南部地区的石板、木头塘(今荷花镇)、南塘、大井、东岸等地。
  3.信宜采茶戏
  信宜采茶戏流行于该市的茶山、洪冠、怀乡、朱砂、安莪、径口等地。当地人认为信宜采茶戏最早是在明嘉靖年间由江西等地移民传入广西北流和广东信宜西北部的。据资料记载,清光绪年间,信宜老艺人莫五到广西玉林演出,在《十二月采茶》前面加入《参拜》和《点茶》,形成了完整的采茶舞。尔后,增加故事情节和人物,形成了采茶戏。
    二、广东采茶戏的地方特点
    前文引述的冯文指出:“和我国众多的戏曲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情况一样,采茶戏音乐也是在横向的不断传播辐射及相互交流中得以兴旺繁盛的。当然,各地的采茶剧种都以各地地名冠称,各自具有本土浓烈的地方风格及方言特色……各地的采茶剧种具有鲜明的本土腔特色,它们不像京剧、越剧等那样,不管在何地演唱流传,其基本调[西皮][二黄]或[四工腔][尺调腔]等都保持不变,而且剧种名称前不会冠以如‘北京京剧’‘湖北京剧’或‘上海越剧’‘浙江越剧’等称谓。采茶戏则不同。它没有全国统一的冠名,名称都与具体地名相连。如赣南采茶戏、粤北采茶戏、黄梅采茶戏等。采茶戏各剧种的这种冠名,说明彼此间的音乐唱腔是各不相同的。”笔者认为,冯文指出的确实是一个普遍现象,广东采茶戏亦不例外。限于篇幅,下面分别仅对粤北、粤东、粤西采茶戏的地方特点做一概述,谱例一概省略。
  (一)粤北采茶戏的特点
  1.音乐特点
  作为曲牌连缀体的粤北采茶戏的唱腔,习惯上分为采茶调、小调、灯调三类。
  采茶调,是主要唱腔,常用曲调有130多首。其名称习惯上根据唱词内容冠名,如[劝郎调][送郎调][绣花调][打鞋底][哭调][骂调]等。根据各地采茶戏曲牌唱腔风格的差异,其曲调可分为“北路”和“南路”两个系统。“北路”,传统上的主奏乐器勾筒(一种胡琴,类似二胡)定弦“D-A”或“A-E”,基本曲调有[牡丹调][长歌][劝调][骂调][哭调][路调]等,以[牡丹调]和[长歌]为主。“南路”,勾筒定弦“G-D”或“C-G”,以徵调、商调为主,基本曲调有[诉板][石榴花][送郎调][对花][十打]等。
  小调,主要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是各地广泛流传的曲调,如[到春来][瓜子仁][照花台][玉美人][四季相思][小梅花]等,该类小调地方特点不明显;另一部分来自民间说唱音乐,如[北词][西宫词]等。另外还有少数曲牌来自其他剧种和当地民歌。
  灯调,源于粤北地区流行的花灯、龙灯、狮子灯、纸马灯、春牛灯、推车灯等节庆灯彩歌舞。这是粤北采茶戏早期的唱腔曲牌,曲牌名沿用原灯歌名,如[纸马调][春牛调][花灯调]等。
  唱腔穿插三字腔(衬词):“哎咳哟”“哪呵咳”“衣呀(嘟)喂”“衣(呀)子哟”。
  2.表演特点
  粤北采茶戏经过长期的发展,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地方剧种,形成了一定的表演程式。角色行当生、旦、净、丑齐全。特殊的身段表演有“踩台”“打加官”“矮步”等。特色表演有“扇花”和“耍彩巾”等。采茶戏道具男女均执彩绸扇,运用扇子的高、低、左、右、前、后位置和正、反来组合成扇花。传统动作有“相公背伞”“乌鸦下翼”“乌云盖月”“美人照镜”“凤凰装美”“狮子滚球”“乌鸦戏水”等。
  (二)粤东采茶戏的特点
  1.音乐特点
  粤东五华采茶戏主要唱腔有几种特定曲牌,有的也辅以板式变化,多以五字句、七字句较多,也有三字句、八字句、九字句。传统的曲牌有[上山调][打鞋底]等。[上山调]一般为男腔,表现人们进山劳动的心情,旋律比较高亢。[打鞋底]一般为女腔,表达出对情郎的深沉简朴的爱。
  在新创作的剧目中,吸收了当地很多民间音乐曲调。如大型采茶戏《乌云下的歌声》,便运用了客家山歌和五句板的音调,使音乐唱腔更具地方色彩。
  唱腔多数为五声调式,较少使用偏音。传统伴奏乐器有高胡、二胡、扬琴、三弦、笛子、唢呐、大鼓、大锣等。
  2.表演特点
  粤东采茶戏使用的道具主要有纸扇、手巾、花篮等。特色表演有“扇花”“手巾花”“花灯”“高步”“矮步”“蹲步”“碎步”“云手”“圆手”“搓手”等。其中“矮步”是表现上山走路的姿态,圆手是象征炒茶、筛茶的动作。扇子花手式繁多,使用十分广泛,可以代表多种事物,表现多种情感,特别是吸收了“花朝戏”扇子花舞功后,更显得多姿多彩。表演动作有“黄龙缠身”“雪花盖顶”“乌鸦展翅”等。
  (三)粤西采茶戏的特点
  1.音乐特点
  怀集采茶戏的基本曲调是《十二月采茶》。据考证,怀集采茶戏中的外来曲调,部分来自湖南花鼓戏,部分来自广西彩调,还有部分来自粤北采茶戏。采用本地曲调,是采茶戏被引入怀集后因生存需要而做的必然选择,自然也是其本土化的体现。本地曲调主要来自当地的民间小调,以五声音阶为主,也有加清角和加变宫的六声音阶,少用七声音阶。调式基本上只有徵、羽调式,徵调式骨干音通常是mi、re、do、la,而羽调式骨干音则为re、do、la、sol。演唱特点是一唱众和,通常是在句末,和“哩地”“哎嗨”之类的帮腔。演唱、帮腔加锣鼓伴奏,构成了怀集采茶戏的音乐特点。
  高州采茶戏的唱腔可分为三种类别:一是“茶歌”,这是茶农劳动时唱的歌;二是“茶灯”,在节庆活动中,会将“茶歌”变化为“茶灯”形式,伴以“茶歌”,载歌载舞,作灯展表演;三是“茶腔”,将“茶歌”唱腔戏剧化,使之符合某类人物性格(如丑、旦等)和某种采茶劳动内容(如种茶、点茶、采茶、炒茶、卖茶等)。这三种类别,也表明了采茶戏形成的过程。高州采茶戏的主要曲牌有[拜茶调][点茶调][采茶调][卖茶调][品茶调]等,还吸收了本地民间音乐如[割韭菜][小开门][大开门]等。早期伴奏仅用一把二胡,外加简易的锣鼓乐衬托,后来加进笛子、唢呐和大锣、大钹等打击乐器。唢呐主要演奏过门或过场音乐。
    信宜采茶的主要曲牌有[木鱼][小调][五更调][十八妹]等。信宜市的采茶戏多为以la、do、re、mi为骨干音的羽调式,没有偏音。级进居多。曲式结构多为二段式,2/4拍,节奏感强,富于舞蹈性。多表现采茶、制茶等劳动过程中的欢快喜悦之情,旋律具有信宜地方特色。 “依嘟呀”“沙罗底”是信宜采茶戏最典型的衬词,用在句中或句末。 早期伴奏乐器也有锣、鼓、钹等打击乐器,无旋律伴奏乐器。其后,增加了唢呐、二胡、秦琴、竹笛、扬琴、琵琶、中胡、高胡等乐器,打击乐器也增加了板鼓、堂鼓、大钹、大锣、小钹、小锣、文锣、碰铃等。信宜采茶戏用本嗓演唱,且带有即兴演唱的特点,歌词衬词运用较多。
  2.表演特点
  粤西由于没有专业采茶戏剧团,采茶戏的“戏剧性”发展程度较低,没有形成特有的戏剧程式,多为一男一女的对子戏或者一男二女的 “三脚戏”,男女演员分别扮演丑角和旦角,俗称“茶公”和“茶娘(婆)”。
表演时分演、唱、舞、逗等,可载歌载舞,亦有作势逗笑。演唱有独唱、对唱、轮唱、一领众和等形式。句末采用“衣呀唷呀唷呀罗”之类衬词帮唱。并配以锣鼓伴奏。
  表演采茶戏时,演员身穿彩服,腰系彩带,头带头饰。男演员手拿钱尺(鞭),以作扁担、锄头、撑船杆等道具。钱尺为竹筒穿上铜币做成,晃动的时候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打击时有一定技巧,就像耍花棍一样,有拍、托、转和拧等动作,能灵活运用。女演员多用花扇、彩巾等道具,有时候也用雨伞、盛茶器具或纸糊的各种灯具作竹篮。茶公使用的钱尺常配合茶娘使用的手巾或扇子等表演,动作配合默契。
粤西采茶戏表现的内容,多以“茶”为线索,有借茶、点茶、采茶、炒茶、卖茶与送茶等过程,主要表现劳动和爱情等内容。
  广东采茶戏可谓源远流长,它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中国“采茶文化区”占有一席之地。它覆盖了粤北、粤东、粤西的大片地区。它是客家人的文化艺术,但也与非客家文化艺术交汇融合。其音乐唱腔既有共性(如《十二月采茶》),又分别体现了粤北、粤东、粤西的地方特点(如吸收各地的民间音乐);表演特点亦然,共性是扇花、矮步、模拟采茶劳动动作等,个性是个人风格。作为地方性剧种,它不如粤剧等剧种的影响大,但也是富有广东地方特色的戏曲种类之一。

 

  来源: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与省社科联联合征编出版的《岭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