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砲台遗址

2018-07-05 来源:本网原创稿

  北砲台遗址位于揭阳市揭东县东南的砲台镇,距揭阳市区20公里,汕头市区27公里,潮州市区26公里。206国道贯穿全境。东南方是可作揭阳屏障的桑浦山;北面有韩江支流枫江流过;西有榕江南北河连接枫江环绕全境;内有中离河从潮州由东至西流出桃围涵在古砲台侧汇榕江出汕头入南海。北砲台遗址所在地的砲台镇,位居潮汕三市交通枢纽,水陆交通便捷。历史上,太平年代是商贾云集,市场活跃的商品集散地;战争频仍年代则是硝烟四起,兵家必争之地。

  砲台镇古称铺前,明、清属揭阳桃山都辖地。因铺前地扼榕江出海、入揭要塞,明代朝廷已在这里驻军。《揭阳县志》(清乾隆志及清光绪续志,下同)载:明嘉清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三十八年倭寇自福建漳泉顺榕江入境,陷今之汕头大井、蓬洲、揭东地都钱岗,并进扰揭邑。“天启二年壬戌(公元1662年)海寇频入犯,设铺前西营,把总一员、兵八十三名”(俗称“武衙”),以扼守揭阳门户。明末清初、清廷为防郑家兵“反清复明”和海寇入侵,加倍重视在铺前战略要冲设防。“顺治十三年(公元1565年)五月七日,始建砲台于铺前。砲台周围120丈,高1丈7尺,下厚7尺,上厚4尺,列大炮数十于上下(火炮每位1000斤、800斤,600斤不等,俱有砲车),拨五,六百兵守之”。砲台规模“城楼二间,敌楼四间,更楼一间,官署三进,并大小营房三十八间,河墘营房三间”。铺前隔榕江对岸是潮阳关埠镇,也设砲台,为南砲台,“北砲台在桃山都,与潮阳南砲台相对,外连潮澄各海口、内为揭普诸水会归处”。榕江是潮汕第二大河流,经铺前河段成弓形,江面阔二里,砲台临江居弓窝点,战略位置砲台北主南附。砲台驻军多时增至千余员,“南北砲台水师营岁额饷银一万二千二百五十两,系属府支给”,可见其军费开支之巨。北砲台居水陆要冲,城旁有“天妃庙”;有通潮阳的“京北渡”;百余步远有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的关帝庙;往北不足一里有建于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的揭阳北寨司巡检署(俗称“文衙”,管理挑山、地美、梅岗三都的政务);溯榕江上流5公里处是南北河汇合口,水下有明朝就设下阻挡倭寇战船入侵揭阳的巨礁七堆,俗称“七星石”;往东4里则有建于明洪武、揭阳唯一的“桃山驿”站。北砲台设置距今已近350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里历代战事不断,兵燹频繁。不少朝廷大员、封疆大吏、军门战将、流寇首领都曾到此踏勘驻足。而铺前(俗称“城仔内”)也成为历代驻军、署政、住警、设关的要地,故铺前之名渐被砲台取代。

  据史书记载,明、清、民国、抗日和解放战争各个时期,砲台要塞发生过不少战争和军政大事。

  《揭阳县志》载,“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八月二十六日,郑鸿逵舟师与郝尚久府兵战于铺前,自辰至酉,大炮相攻,彼此击死千余人”。“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闽兵乘船千艘拟入揭,见建砲台,不敢擅进”。“清顺治十六年江钦等帅二百余艘泊砲台外,侵掠揭境”。“顺治十七年三月八日,郑成功拥巨舰千艘至砲台外,遇砲火狙击进不了内河,游弋月余乃去”。八月二十九日,农民起义军“九军”刘公显与府兵战于铺前,联合郑鸿逵舟师登上砲台,清总兵黄克杰、吴勤功大部队增援铺前,守住了砲台。同年十一月,郑成功、朱尧等又拥大小兵舰至砲台下游,与总兵黄克杰、吴勤功展开激烈炮战,周旋逾三月之久。可见当时战场规模庞大战争惨烈和旷日持久的情景。“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春正月,因闽寇郑经猖獗,朝廷令濒海居民徙内地五十里。二十一日,吏部侍郎郎科尔坤,兵部侍郎郎介山,逆藩尚可喜、将军王国光、沈永忠、提督杨遇明等帅马步兵二万五千从桃山砲台巡历定界应迁之地,插标为限,拆墙毁屋,以绳直之”。并在沿界开掘深、宽丈余壕沟,设筑沿线墩台,派兵守望。砲台一线墩台建至龙头桥。可见当时清政府对砲台地理位置的重视程度。

  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大都督郭宝山平息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曾一本兵乱。在郭奉命帅二省之师会剿之前,曾一本曾占据砲台,并于惶惧中占卜于砲台天妃庙:“将以犯闽乎?不可;将以犯广乎?不可;将以循海乎?不可。”曾愤愠“欲裂祠而尽毁之”。逾月,两军于榕江江面对垒,曾师溃被擒,砲台重回清廷手里。乾隆二十三年在砲台城内增设粮仓一座五间,是当时揭阳第二大国家屯粮库。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奉文在砲台抽拨兵员到方坑、枫口、竹桥新置汛防守。清朝后期,江河日下,兵寇动乱四起。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海阳陈阿再结伙千余人进据砲台,潮洲镇总兵寿山溃,陈阿再四出逼勒,附近乡民不堪其扰,遂组织团练抗击,陈知此地不可久留,“失所望,遂焚烧文武衙署,北奔潮城”。

  早在汕头开埠之前,砲台已是商贸繁荣的埠市。鸦片战争时期,清廷开放汕头港,同时将砲台列为海运通商口岸。清末民初,砲台城仔内及其毗邻关帝庙成为住军队、区公所、警察所的场所。

  民国5年(公元1916年)袁世凯在北京称帝。同年3月27日,贵州都督刘显世部属、团长莫擎宇(东莞人)先后从普宁、揭阳、潮安集合所部700余人,乘三艘轮进入砲台城,并在砲台宣布独立。29日,潮梅镇守使马存发撤出汕头,莫擎宇即离砲台抵汕,自任护国军广东潮梅总司令。

  第一次土地革命时期,广东省农运特派员彭名芳看好靠近砲台的青溪村,在这里开展农民运动。1926年6月,彭名芳、颜汉章、吴涵、沈子卿等在青溪明经公祠成立揭阳二区农会筹备处,开展全区农运。1927年初会员已有二三千人。1927年“4·12”事变,国民党反动派当局在全国开始镇压农民运动。二区农会根据潮梅海陆丰农民协会指示,决定在青溪组织农民赤卫队武装占领砲台镇。4月21日集赤卫队3000余人打进砲台城和关帝庙,接收区署、区警察所,宣布行使临时政权。4月23日,国民党潮普揭清剿指挥部集一个连正规军,乘“大昌”号和“义兴”号轮船沿榕江进攻砲台镇,赤卫队员伤亡惨重,当晚撤出砲台退入桑浦山转入地下活动。史称砲台“三日红”。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军从江西、福建、广东大埔转战奔赴海陆丰。砲台京北渡是桑浦山地区革命活动与外界联系的枢纽。1927年10月1日至3日,贺龙率领第一师、第二师,叶挺率领第二十四师及部份工农自卫军兵力,经砲台京北渡往普宁流沙。军队驻扎砲台城仔内和街边,指挥部设在砲台关帝庙。设于桑浦山解元湖的揭阳二区区委,组织100多名赤卫队,动员砲台商会、居民煮水煮饭,落实船只,经三日三夜使起义军顺利渡过榕江。1992年11月21日及1997年1月24日,当年曾参加渡江指挥的肖克将军两度重返砲台缅怀故地。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从汕头攻入。1943年5月13日占据我桑浦山的大尖,二尖等制高点,此后对中离江以南的村落实行“三光”政策。砲台处于与中离江、青溪村一江之隔的前沿。广大民众在国共统一战线的指挥下,和日伪展开殊死抗战。1943年中秋夜,由砲台周围的青溪、石牌、新寨、南潮、桃山等村民和国民党部分军队一千五百多人,手持土枪、锄头、扁担、草把,向驻二尖山的日寇发动进攻。虽未攻下但震慑了敌胆。1944年8月14日夜,日伪军下山骚掠青溪村,砲台石牌、青溪、桃南各村自卫队与日伪军开展肉博战。使日伪军不敢越过中离江桃围涵而退回桑浦山,并被我军民击毙日寇多名。有二具日本兵尸体被我民众拖至砲台城仔内示众,大快人心。解放战争时期,砲台镇内一些商户和京北渡头也成我地下党联络、接济武工队的据点,直至全国解放。1949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砲台镇,入城部队在砲台城仔内举行接收仪式。

  砲台作为揭阳城的门户、潮汕一个军政要塞,自设置几百年来,是揭阳下半县军事、政治,经济历史沿革变化的见证。现古砲台遗址尚存一百多米长的三合贝灰夯筑城墙,伴随着现代高楼大厦佇立于榕江畔,向人们诉说风雨几百年来的历史沧桑。

 

  来源:省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出版的《广东近代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