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头炮台

2018-07-05 来源:本网原创稿

  石狮头炮台,位于粤东碣石湾西南的田下山上。东距施公寮村2公里,西南距西湖村半公里,三面频临港湾,其背面便是著名的白沙湖泊船港口。

  石狮头炮台系清代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督部院杨琳亲领两广海防勘察的东路人马,前来会勘后定建的。该城堡因其西侧临海边缘有一组岩石俨似狮子,俗称“石狮头”,是民间传说 “五狮朝湖”中,镇守白沙湖门之神兽。故炮台亦取名曰:“石狮头炮台”。

  石狮头炮台自负担起守戍边防的重责之后,曾在反侵略战争的史页中,留下了沉雄俊美的不朽篇章。

  一

  石狮头戍堡与彼岸的浅澳戍堡(相距40多公里)是碣石卫(镇)所置于碣石湾大门口的两个前哨点和屏障。石狮头炮台的足下,又是粤东门户的重要港口白沙湖。

  石狮头戍堡筑成以后,雄伟的石狮头炮台就像猛狮一样虎踞在田下山上,居高临下,监视着面前白沙湖港区的一切动静。

  白沙湖是具有一定战略地位的军港。据《广东通志》(海防略)记述:“碣石卫一寨,殆又甚焉,碣石汛惟白沙湖可泊船”。清朝乾隆《陆丰县志》记述得具体一点:“本寨(指碣石寨)兵船六十只……冬春泊田尾洋,夏秋泊白沙湖,哨罗长沙一带,西至大星山”。

  白沙湖又是南中国的国际商港。据明代嘉靖《海丰县志》(山川)载:“白沙湖距邑东一百五十里,多番舶居之”。番船者,外国船也。据本世纪初广东省考察队称:白沙湖历史上曾是我国海上“丝瓷之路”的一个重要港口。设立白沙湖汛的明清时期,泊居白沙湖的外国船有两种:一种是与我国有贸易往来的商船;另一种是窜犯我国海疆的海盗船。这些外寇船来自荷兰、葡萄牙、日本等国,主要是日本的倭寇。这些流亡海上的倭寇,乘明嘉靖年间政府腐败,防御松弛,就频繁入侵我东南沿海。据明代嘉靖《海丰县志》记述:“国初,民罹于山贼,、海犹晏然,厥后数十年,则有海寇之警,然未有倭寇也。倭寇入境,自近岁始”。

  其时碣石卫所遵照嘉靖七年御史苏公某强调加强靖海、捷胜等海防前线的提示,曾议把内港讯地外迁于前沿防线,结果由于财政等制约,这些战略决策成为泡影。此后,碣石湾讯地由于石狮头、浅澳这些势居险隘的前沿防线没有设防,致自明嘉靖至清康熙五十五年这一百多年期间,碣石卫(镇)辖区海寇为祸,志不绝书(当时当局除外寇之外,还把郑成功部队及部分渔、农民起义的海上武装集团统称为海寇)。此间,碣石卫防区除小股海寇骚敌之外,仅于中营防区范围(后属石狮头、浅澳戍堡等监控海域),就有好多宗见诸史书的重点战事(役)发生。兹略举之: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总兵俞大猷以抚将花腰蜂为前锋,追歼侵入碣石湾的倭寇,于大德港连破克之,俘斩二千有奇,余奔溃下海覆溺殆尽。

  明崇祯八年(1635),粤军门熊文灿檄郑芝龙的闽军,统舟师部署于碣石湾的白沙湖和田尾洋合击香寇,刘香败亡。

  清顺治八年(1651),正月郑成功受永历帝之命,亲领勤王战船100多艘,从南澳出发。进入白沙湖(因风)休整时间近一个月。以后白沙湖畔世代流传了国姓爷后江破隙的传说。

  清康熙三年(1664),苏利抗迁,以白沙湖汛为据点反抗朝庭。清庭藩下将军督镇等奉旨,各统大兵征之,当年八月十二日,苏利战死、余党被灭。

  故此: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两广总督杨琳到碣石卫防区踏勘时,鉴于先朝兵防遗留,“纸上谈兵”所带来的上述严重教训,他以军事家的眼光提出:碣石镇的前线阵地石狮头及浅澳等地,悉属内洋,系贼船来往必经之路。历史上海上武装集团入侵碣石卫(中营)时,都因为这些阵地不设防而放下包袱。他还提出“本朝迁界后,所筑烟墩瞭台,周围数丈,不能驻兵,虽有城堡数处,亦在内港,非控扼险要”,如能在石狮头、浅澳等地设防,“各扼险把守,岂能飞越”。

  杨帅远见卓识的《炮台序》便是兴建石狮头、浅澳及遮浪等戍堡的理论依据。

  二

  石狮头炮台构筑以后,即成为白沙湖讯的重点防御工事。它与东部的施公寮烟墩(峰火台),西部的南町烟墩及中营右部总司(设田墘圩赤坎),西北部的蛇仔地兵营,东北部的山边城烟墩及大德港东台水讯,一线相连,形成严密的兵防网络,是捍卫白沙湖港口的保障。炮台西北面临海处,有直径六米平宽的半圆形瞭望,台上原有旗杆石夹,分东、西、北方向设三面炮位。安炮六位。炮位重量公别为2000斤一位,1000斤一位,520斤一位,500斤二位,460斤一位。炮位之南紧连兵营,通道宽4米,东西两侧为营房,由北到南,左右两边各9间,进深各4米,每间有小门宽0.7米,内境筑有台阶,还筑有铳墩、炮架坚恒。所有墙体均为灰沙夯筑,造型注重防御,不讲外观。原墙高4.5米,现墙体残高4米,总面积约400多平方米。势居险要,由碣石卫拨把总一名带兵22名把守。

  清代由碣石镇标中营白沙湖汛把总兼同外委把总专管督防。定例于每年正、九两月备战火药炮子,就近会同文武,亲到炮台演放具报。

  三

  石狮头炮台造成至鸦片战争前夕,历220多年期间,碣石湾海域基本平静,更没有惊动省垣调兵解围的大战事发生,这确如杨督疏文所叙:“一台之设胜于兵船数十,一堡之兵,可当劲卒千余。尚何奸徒不望风生畏,敢于海面游奕哉”。1839年民族英雄林则徐主粤禁烟时,曾到碣石镇防区视察与布防,鼓励军民检修防御工事,组织水兵、义勇积极备战,随时准备保卫海疆。1840年英军公然侵入粤海,林则徐决策把碣石镇要塞及其前沿防线的石狮头戍堡、浅澳戍堡军都列入抗击英夷的统一阵线。期间碣石镇军民出其不意地在碣石湾(即石狮头炮台和浅澳炮台监控防区内的海面),截击了一艘英国鸦片船,并将烟贩和鸦片解赴广州。林则徐当时大喜过望,为表彰碣石镇军民的爱国行动,他伫立于戍堡之上,题写“水德灵长”和“沧海风波”两条匾文,分别挂于碣石卫区附近的寺庙。意味深长地歌颂了碣石卫的军民——粤海真正的守护神。高瞻远瞩地揭示了反抗侵略战争在所难免,告诫人们要时刻注意海上敌人的动向,加紧临战训练。由于有石狮头这个扼住外轮入穗要道的前沿防线,守卫森严,使当时英军第一次侵粤时,广东沿海似铜墙铁壁,英夷屡攻不入。

  石狮头炮台为保护碣石湾母性的海,曾经英姿勃勃,披坚执锐,远视波澜,不管风起云飞,时刻坐镇中流,成为抵御外海的一个坚强的哨点。

  清未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腐败的清政府甘愿投靠帝国主义成为“洋人的朝庭”。因此,南海边陲的石狮头戍堡等防洋御匪工事,无疑也沦为列强的附属防地。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碣石(卫)镇中营右部总司所在地的田墘圩,因“民教互争义学案”,法国驻广州领事竟派遣了两艘法国兵舰以万国天主教保护舰之名义,公然闯过石狮头炮台驶入白沙湖进行示威,威胁当局与民众。

  抗日战争时期,因国民党驻军首领邓龙启等人执行片面抗日的路线及消极防御的战略,白沙湖汛及石狮头防区撤防。致使白沙湖发生了多宗敌舰侵占我领海、残杀我百姓的罪恶事件。

  1937年9月19日,我省几艘深海渔船在白沙湖欢度中秋后,午夜联袂扬帆出海,驶进金厢与碣石对开的渔场作业时,竟遭日本潜艇炮击,当即命中10艘,9艘沉没,100多名渔民罹难。时称“九条龙事件”;1941年3月24日,日地面部队闯过石狮头监控的海域,从烟港登陆入侵海陆丰,当天10时,日舰封锁碣石湾和红海湾入海禁区。当年12月5至11日,日本战舰五十铃、雷、电相继进入碣石湾白沙湖汛地,疯狂扫射我沿海渔船(见日本学者蒲丰彦《日本在华南沿海》),但侵略者最终的下场就是灭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于石狮头炮台东侧制高点设置了发报电台,盟军根据该台提供的电讯,数次击沉了日本侵略军滞留于海湾外线的南海主力舰队“妙高”等巡洋舰多艘。

  抗日战争胜利后,继续活动在碣石湾沿海的凌炳权汉奸土匪帮,在我东一支五、六团的夹击下,于解放前夕怆惶逃往三门。至此,碣石海域以及其石狮头等海防阵地,已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四

  石狮头炮台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如今虽已残旧,但其威武气势犹存,雄风不减。登上炮台极目远眺,水天一色,意境幽邃。

  “凭高俯巨壑,敛滟欲浮云。”

  “帆影疾于鸟,蜃楼化作烟。”

  “垛口犹闻驱倭鼓,郊原可拾抗迁叉。”

  “伤今吊古缘何事?且向渔矶问钓翁。”

  雄关金锁,威镇番夷。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尽情讴歌。

 

  来源:省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征编出版的《广东近代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