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石先生”专题展在东莞开幕

2022-06-16 来源:本网

  自制铅笔、竹尺、铜圆规、墨水笔……在东莞展览馆的展柜里,这些熟悉但散发着历史气息的学习用具整齐地摆放,边上还有学生自制的陶木写字板和作业本。时间赋予了这些物品以力量,能够让人认识历史、解读历史。

  近日,《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华南教育丰碑“坪石先生”专题展》在东莞展览馆三楼专题展厅开幕。专题展总面积600平方米,展线长160米,展出200多件展品。展览主体内容分为三个单元,主要讲述抗战爆发后中国高等院校开启大迁移,粤北坪石成为华南教育重镇、东莞籍“坪石先生”的革命经历和生平事迹,以及近年来省、市挖掘保护“坪石先生”历史资源的实践和成果。

  “坪石先生”专题展是东莞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之一,是落实省政府规划建设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工作的精品力作,是持续推进“品质文化之都”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重点展览项目。

  一段烽火岁月

  拨开“坪石先生”历史尘埃

  “坪石先生”专题展内,具有年代感的“烽火课堂”被搭建起来,草屋、黑板、桌椅、油灯……这些元素将观众带回到那段烽火岁月。

  2019年,广东省“三师”志愿者们对粤北“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在走访中发现为数不多的建筑遗存,后经过大量历史文献和口述史的搜集整理,一段几乎被人遗忘的历史逐渐呈现出来。

  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等华南高校为存续教育火种,烽火逆行、回迁粤北,艰苦办学,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及华南地区抗战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0年10月,中大师生从三星坪码头登岸,进入坪石,1945年1月,中大开始抗战以来的第四次迁徙,从坪石前往梅县。一批心怀家国的教育先师怀着抗战必胜的信念,汇聚于此坚守教坛、默默耕耘,这批人被尊称为“坪石先生”。

  坪石地处粤湘交界处,拥有武江水路和四通八达的古驿道,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中山大学迁址坪石之后,办学条件十分简陋,需要新建很多简易校舍,而这些校舍施工图纸大多出于工学院教授、中国第一代建筑师虞炳烈之手。

  在坪石办学期间,他亲自画图设计各种临时建筑,因地制宜地利用杉木板、杉树皮、竹竿等建材,以最低的成本搭建校舍,且不乏现代感及安全性考虑。

  “名师汇聚”是坪石办学时期的重要特点。当时中山大学的代理校长许崇清不仅主持了迁校工作,还聘请了大批知名学者和进步教授来校任教,为中大奠定了学术自由、进步开明的基调。如《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之一王亚南、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达、留美博士卢鹤绂等。

  坪石办学期间,讲学交流也十分频繁。1943年6月,双目已近失明的陈寅恪教授专程从广西大学赶到坪石,为中山大学文科研究所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讲论,主讲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里的五胡问题,每堂课都爆满。

  粤北办学的历史,还承载着粤港澳三地学校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共鸣。广州沦陷之时,岭南大学、广州大学、国民大学和南华大学等一批粤地高校迁至港澳办学,香港沦陷之后,又有大量港澳青年历尽艰辛返回内地求学。教育部门制定了战时转学、借读的政策,各学校应尽力收容甚至增班收容。三地院校守望相助,共同存续教育的火种。

  坪石办学的历史不仅是写在文献里的故事,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在“坪石先生”专题展启动仪式现场,来自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的师生整齐地坐在观众席,并在观展时认真地观察每一个展柜。

  许乐是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初一学生,三岁时从安徽来到东莞。他眼中的东莞是一个重视文化的城市,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已经是各大展览的常客。让他惊喜的是,在看展之前的启动仪式上已经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当时的环境很艰苦,每个教学点之间的距离很远,学生和老师都是靠双脚走过这段教学路。”当得知要来看展,许乐已经提前查阅了一些背景资料。

  “今天我们学习‘坪石先生’的历史依然具有重要意义,这个展览能够让我们了解那段真实的历史,同时能更好地理解爱国主义精神。”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初一年级级长翟嗣国说。

  看完展览后,翟嗣国计划将“坪石先生”相关内容在学校内广泛传播,并加入到各班级的班会内容中,“我希望学生可以了解这段烽火岁月,感受文人风骨。”

  四大展览亮点

  多角度讲好“坪石故事”

  2019年,当“坪石先生”这段历史走进大众视野后,东莞就开始行动,将打造专题展列入工作计划中。

  “自2019年开始,东莞就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对‘坪石先生’的研究中,无论是对乐昌的定点帮扶,还是在东莞对莞籍‘坪石先生’历史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对建筑遗址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以及研学点的建设,东莞各项工作开展迅速到位。”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施瑛说道。

  时间来到2020年,东莞市文广旅体局成立专门策展团队,启动“坪石先生”专题展览筹备工作,通过广泛走访联系,深入挖掘历史资料,征集到215件套实物和448份档案资料,为展览的举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将近3年的收集、梳理、研究、设计和打磨,‘坪石先生’专题展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东莞市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司琪说。

  司琪将本次主题展总结为四个亮点,首先是叙事清晰完整。展览首次把华南教育抗战史放在全中国抗日的大背景中进行系统梳理展示,生动展现了全国高校整体西迁的大形势下华南诸校“烽火逆行”的历史。

  其次是形式生动新颖。展览通过视、听、感等多种形式展现“坪石先生”的形象、作品、语录,多个维度刻画“先生风骨”。此外还创作了大型莞籍“坪石先生”人物群像艺术浮雕,依据虞炳烈设计的校舍工程图,生动再现了坪石武江边的“烽火课堂”场景。通过展示先生书信、手稿中的经典语录,播放《思乡曲》《杜鹃花》等原创艺术作品,让观众从原作、原文、原话中感悟先生的气质、才情和思想。

  “展览坚持连接本土,集中展现参与华南教育抗战的18位东莞籍‘坪石先生’和18位东莞籍‘坪石学子’,讲述其坪石经历、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及与家乡东莞的联系,凸显了莞邑文脉。”司琪说。

  此外,展览配套活动丰富。在3个月的展期内,展览将结合博物馆之夜、博物馆进校园、城市艺术演出、莞韶文化合作交流等活动,推出11项活动。包括艺术演出话剧《烽火学堂》、“坪石夜校”活动、“新时代明伦堂”文博主题讲座等,推动华南教育抗战历史以及“坪石先生”故事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览还邀请了“坪石先生”家属讲述真实故事。“我爸爸在坪石任教时认识了我妈妈,便有了我。我是在坪石出生的,你看,那张照片拍的时候我只有80多天。”在展柜前,莞籍“坪石先生”吴鹏抟的女儿吴乐平指着照片说道,满眼尽是回忆。

  吴鹏抟是著名的蚕桑专家,194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蚕桑系,1942年底被聘为国立中山大学教务处教务员。

  除了吴鹏抟的学术贡献,吴乐平还对他的勤俭尤为印象深刻,“我们在广雅读书时,校长说我们家6个小孩,生活困难时可以申请免学费,但爸爸不肯,他让我们去给人家干农活,8分钱一天,用来交学费。在国家困难时,我爸爸还主动提出减工资。当时我们年纪小并不能理解他,现在理解了,那是那个时代人的气节。”

  通过精心布展,关于“坪石先生”的历史像一幅画卷逐渐铺展开来,在今天依然能够带来思考和力量。

  “双万”新起点

  活化“坪石”历史资源

  一段关于“坪石先生”的时代记忆,在追溯历史的同时,也为今天的文化工作提供了新的养分。

  “当前,东莞迈入‘双万’新起点,我们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坚持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心育人,进一步擦亮东莞历史文化名片,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精神文化动力,为推进文化强省、文化强国建设展现东莞担当、贡献东莞力量。”东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提到。

  今年初,在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中,莞籍“坪石先生”邓植仪、邓盛仪陈列馆在有“院士村”之称的桥头邓屋村开馆。

  邓植仪、邓盛仪陈列馆内展览以时间为主线,采用通史叙事的方式,展示邓植仪、邓盛仪的人生经历、学术成就,挖掘、提炼他们所体现出的精神内涵,发挥祖居的现实教育作用。

  展馆内人物的展示以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为依托,注重突出东莞的历史文化品格,形成莞籍坪石先生的独特风格,以建立一个不仅集中展示邓植仪、邓盛仪生平事迹,而且具有教育意义、文化影响力和传播力的陈列展览空间。

  此外,现代多媒体技术为活化陈列馆资源提供了支持。陈列馆合理利用多媒体互动查询装置、动画视频等现代科技手段表现展览主题,如《抗战烽火续弦歌》动画、邓植仪和邓盛仪个人专题片等。

  东莞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历史名人是城市的人文标杆,在当下也挥发着强大的感召力。“陈列馆彰显了东莞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华南教育历史研学的重要载体之一。”桥头文化服务中心莫小琼提到。

  此外,“坪石先生”邓植仪、邓盛仪陈列馆也成了桥头镇及东莞市广大学校、党支部的研学基地,“在这里我们不仅能讲好‘坪石先生’故事,还传播了桥头邓屋村‘为善最乐,读书更高’的家教家风故事。”莫小琼说。

  在“坪石先生”专题展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以“坪石先生”相关历史为原型的话剧《烽火学堂》即将在8月23日“登陆”东莞玉兰大剧院。

  “话剧《烽火学堂》兼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制作精良,是一部质量上乘的舞台作品,这与剧院致力于为市民引进文艺精品、输送高品质文化体验的初衷不谋而合。”东莞玉兰大剧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苏敏燕告诉记者。

  《烽火学堂》讲述的是“坪石先生”们在烽火岁月中仍然坚守学术、传播知识、育人救国的动人故事。“剧院在暑假期间引进,就是希望市民及青少年能通过话剧这种更鲜活的舞台艺术形式,了解这段华南抗日教育史,进而增强对历史文化的敬畏感和认同感。”苏敏燕说。

  苏敏燕还提到玉兰大剧院作为“坪石先生”专题展的协办方,希望能运用好、发挥好自身优势,以舞台表演、灯光、舞美等形式,更立体直观地重现“坪石先生”们于烽火中培养栋梁之材的爱国故事,“希望通过以舞台艺术传播历史文化的方式,为城市增添人文气息,为推进‘品质文化之都’建设贡献力量。”

  本次专题展的另一协办方——东莞图书馆,专题收集和整理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东莞籍教授的相关学术文章429篇,著作图书264种以及莞籍“坪石先生”人物评传资料16篇、抗战时期坪石办学的相关研究资料18篇。

  “东莞图书馆原本就很重视对莞邑名人资料的收集,其中也包括莞籍‘坪石先生’材料,在接到任务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相关资料收集完成。”东莞图书馆地方文献开发部主任钟敬忠提到。

  接下来,东莞图书馆还会在挖掘莞邑名人材料、讲述莞邑名人故事方面深耕,“‘坪石先生’专题展很精彩,未来我希望能够见到相关书籍问世,更全面、详细地讲述‘坪石先生’的故事。”钟敬忠说。

  ■声音

  “三师”专业志愿者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施瑛:

  “坪石先生”的精神内核应该是对于民族文化、抗战必胜的自信,这种自信是强烈且坚定的。我们看到他们在当时还带着学生进行科研考察、实地调查,甚至到厂房实习、去农村调研。在战火纷飞的时候没有忘记教学,也没有忘记创新,很多重要的学术理论和成果都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的,比如丹霞地貌的提出和成熟。

  本次展览内容很多、很细,展品丰富,对历史挖掘充分,有着重大的意义。希望展览能够在适当时候成为永久性的产品,让更多人能够知晓这段历史及其价值,从而激发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

  “坪石先生”吴壮达长女吴冰:

  我父亲是从东莞农村走出去的,他经常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说到东莞的风土人情时总是饱含满满的感情。我受到父亲治学精神的影响特别爱书,所以一生都在图书馆工作。我知道展览工作的性质,收集资料不易,能够做成这样的规模、这样的深度,我深受感动,为我们父辈的事迹感动,也为今天后辈们对这种精神的继承而感动。

  “坪石先生”精神彰显的是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气节。在艰难的条件下,他们经过跋涉辗转,保留了教育、科学、文化的火种,这种坚贞不屈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吴壮达著作《琉球与中国》捐赠者郑丰海:

  前些年一次网上购书的经历,我花了上千元从北京网友手里收到这本书。收到书时一看品相不错,爱不释手。我想让更多人看到它的价值,在知道要办展览时联系上东莞展览馆,就有了这次无偿捐赠。

  一直以来,我对吴壮达先生有着高山仰止一般的崇敬,《琉球与中国》也不是我与吴家的唯一联结。20世纪70年代,我与吴壮达之子吴杰明相识共事,并结下深厚情谊。我一直称呼吴壮达先生为“吴伯伯”,吴伯伯学识渊博,声名远播,如今忆起他老人家,停留在脑海的还是吴伯伯倚在阳台藤椅上静静看书的模样。

  “三师”专业志愿者代表、韶关市韶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何昆亮:

  我从小就知道中大曾在坪石办过校,因为抗战时期有些中大教授就住在爷爷家里。长大后,我开始有意识去访问、搜集关于“坪石先生”的资料。坪石本地很多90多岁的老人,现在还能用白话背出“坪石先生”讲授的课文。近年来,我接待了很多来坪石调研的人,也贡献了自己整理的资料和百姓口述的历史。

  这次展览有深度、有广度,展示了抗战以来进步学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培育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相信在东莞的地理与人文优势下,展览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广东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嘉诚:

  我觉得这是一个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家国情怀的好展览,是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也是东莞品质文化之都建设的新名片。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高校从内迁到烽火逆行回迁粤北,这段艰苦的办学历史与西南联大的办学历史并存,影响深远,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以及华南地区抗战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认为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情系国家命运,勇担时代责任,立德树人,培养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港澳青年代表钟志明:

  以前听老一辈人讲打仗的故事,我感觉都是已经逝去的事情,没有切身的感受。今天来看这个展览,那本当时大学生手写的笔记让我受到很大触动。从这份笔记中可以看出,即使当时在打仗,但大家还是热心求学,迫切希望通过学习改变现状,那种浓烈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

  观展后我开始思考,上一代人做了那么多努力,留下那么多富有学术性、思想性的东西给我们,我们可以留下什么给下一代?我相信我们会创造更多的文化、艺术、科技方面的东西给下一代,这种憧憬和希望非常值得我们去努力。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