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广府文化碰上元宇宙,非遗“新生代”演绎国潮新玩法

2022-02-25 来源:本网

  提到非遗,你想到什么?是古老的技艺、传统的习俗,还是传统的审美。

  不仅如此!随着非遗“新生代”亮相,本源自生活、发端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与现代生活接轨,为传统注入新鲜活力。

  通草画、榄雕、古琴……每一项非遗项目背后都积淀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沉淀的技艺技法、深沉的精神追求。但另一面由于时代久远,与当代青年唤起共鸣、融入现代生活成为难题。在坚守其本的基础上,与古为新、与时俱进,“新生代”传承人肩负传承和创新的责任和使命。

  他们或将精致的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巧妙相融,结合传统节日、海丝文化制作专题产品,在保留非遗本色的同时紧随时代潮流;或突破非遗项目本身的局限,提炼独特的表现符号,制作挂件等文创产品,与男女老少的生活产生更密切的联系。

  更多的是,走到线下与人们无缝对接,让青少年动手参与、体验手作的乐趣,让更多人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非遗的了解、认同和喜爱。

  他们正使出十八般武艺,让非遗重新流行起来。

广州榄雕作品。

  从陌生到熟悉

  非遗走进线下扩大知名度

  十余年前,非遗刚刚走入大众生活时,人们对于非遗的认知度还不是很高。2011年广府庙会首次拉开帷幕,邀请了一批非遗项目做展示,街上人来人往,不时有人停下来询问、交流。

  回望那一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榄雕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宪鹏的第一感觉是“匆忙”。中午一点接到电话后,三点就要赶往现场,没有过多准备,匆忙收拾一些简单的作品,曾宪鹏便赶往了庙会现场。

  “很多老一辈看到作品知道这是榄雕,可年轻一辈基本上不认识,也不知道这是广州的。”通过与市场的接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榄雕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宪鹏意识到,广州榄雕等非遗项目面临着年轻一辈认知度低的尴尬局面。

  接着他参加了好几届广府庙会,很多市民也从一开始对广州榄雕的不认识、不了解,到后来能从风格上分清不同创作人的作品,还有一些市民每年都会来到展示区,自豪地展示自己在不同年份买的榄雕。“橄榄把玩的时间越久,颜色越深,颜色的变化也见证了人们对于榄雕不断熟悉的过程。”曾宪鹏说。

通草画,临摹藏于荷兰人类学博物馆的清代通草画《蓝喜鹊》。

  几乎是同一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府通草水彩画传承人,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美术教师苏昕也奋战在将通草画推向大众的第一线。那时,通草画还没成为非遗的项目,本着对通草画的执着与热爱,她与团队在越秀区少年宫开展文化考古研究,期望通过青少年教育让更多人了解、体验通草画这一濒临消失的项目。

  2013年,她对往来广府庙会摊位的人们做了一份调研,发放了一千份左右的问卷,发现大家对广府通草画的了解只有2%,且以老人家为主。到2019年,苏昕惊喜地发现,这个数据达到90%。

  “大家开始知道,这是广州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昕开心地说,通过线下场景,大家可以亲手触摸到材料,真正感受到通草纸这一特殊的材质。

  为了扩大非遗项目认知度,不少传承人突破传统模式来到线下,与人们面对面沟通。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理事、岭南天虹琴馆馆长区宏山顶住父辈的压力,将古琴这一高雅艺术带到户外。

  “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区宏山表示,这一次尝试让他感受到,古琴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亲友间,还可以开拓接触面,走到人群中,让更多人认识古琴。“以前我们都是先喜欢上然后才能够接触,但现在听不懂的人也可以接触,进而喜欢上。”

  从展示到创新

  12:1古琴挂坠可随身携带

  与市场的广泛、深度接触进一步打开了非遗传承人的视野,尝试用更有趣的方式与年轻人沟通。

  回忆第一次参加线下展示,苏昕印象最深的是,周边很多传承人都在卖东西,她们只拿了一个宣传册在场内派发。

  简单的通草画介绍,贴上便于人们绘画的通草片……这是第一年宣传册的模样。此后每一年苏昕及其团队都会对不同主题进行挖掘,制作新的宣传页面。几年来,已经开发了广州美景、海丝、时尚等主题。

  其中海丝这一系列主题宣传册分六张集纳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六个景点,展开便能拼成一个连续的长图。既可以使国际友人、青少年儿童走进通草画,也可以通过通草画打卡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性景点,一箭双雕。

  后来,她们又发现大众对通草画的制作很感兴趣,于是请了一批时尚设计师结合通草画的制作过程进行设计。今年她们还借着元宵节开发了一个书签,将通草画里花灯等节庆元素、广州博物馆的藏画与动漫角色结合在一起。

通草画书签。

  “每一年,都有不少小朋友坐在摊位上尝试通草画,我们的摊位永远最热闹,但销售量却是最低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苏昕意识到将非遗和商业结合,试水做了一批钥匙扣用来售卖。“这是市场给我们的启发。”

  直面市场后,区宏山也在思考如何将古琴这一艺术推广至人们当下的生活,灵感从他日常接触的古琴减字谱而来。不同于五线谱,古琴减字谱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指法文字谱的基础上,摘出关键字各取简洁的一部分,再将这几个部分拼为一个新的“字”。

  首个文创产品,区宏山便选取了减字谱中的几个手法制作成挂坠。“很多人不认识减字谱,但通过产品将它摆放出来,可以调动起游客学习、探究古琴的兴趣。”区宏山还以12:1的比例制作了一个古琴模型挂坠,让人们可以随时将昂贵的古琴“带在身上”。

  本着英语好的优势,区宏山时常借着与来逛庙会的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将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后来,他还收了一位手指残疾的外国学生。“这位学生在江门台山工作,是一名高级工程师。第一次接触时,觉得他只是一时的体验。出乎意料的是后来他再次来了,并且希望长期学习。”区宏山表示,这位学徒不仅喜欢古琴,还很喜欢中国的绘画、戏剧,头像也是京剧的脸谱。“我想这就是非遗的魅力吧。”

区宏山和父亲区君虹。

  从传播到传承

  小学一年级也能学做榄雕

  不仅在传播方式上创新,非遗的传承模式也获得突破,不再局限于亲子传承,也即父子、师徒传承,而是建立起独特的社会传承体系。

  “我们选择以青少年为切入口复建通草画这一古老的艺术,是一个非常大胆、冒险的行动。”苏昕感慨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期望这项古老的艺术可以影响更多年轻人。

苏昕与通草画。

  从2011年开始做通草画比赛,直至2019年已有20多万青少年儿童、老者体验或参与到通草画创作,年龄覆盖面从3岁儿童到80岁老者。

  除了比赛的激励外,一些学校还以第二课堂的方式开展通草画的学习。在校园中,孩子们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通草画图案背后的故事,了解广州深藏的文化魅力。一开始,不少孩子觉得难画,但是通过与纸材的接触,用自己的画笔不断尝试,观察到纸张凹凸的变化,很容易激发他们对通草画的兴趣。

  不仅是中小学生,一些大学生也参与到通草画的传承过程中,通过两三节课的培训,他们就能创作出很棒的作品。苏昕欣慰地说,她2010年培养的学生现在已是大学毕业,其中有10位学生自发回到越秀区少年宫,作为通草画团队的老师进行再培训。

  曾宪鹏也将非遗传承的触角延伸至校园。多年前,他连续在越秀区十所中小学进行非遗讲座、巡演,发现很多学校的学生对榄雕的热情很高,既能够亲眼看到榄雕作品,还能从中了解广州的历史文化,甚至可以自己上手体验雕刻。

  但懂得榄雕的老师很少,很多家长认为榄雕对孩子而言有一定的危险性,进一步在校园推广仍面临一些阻碍。曾宪鹏对症下药,从2016年起开启针对榄雕这一非遗项目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直至2019年,超40个老师与他学习榄雕。同时,改进榄雕工具,使得操作的安全性和简易度都得到提高。

  “现在我可以明确地说,学榄雕的最低年龄可以降低至小学一年级。”曾宪鹏透露,不少学校开始开展榄雕非遗课程,很多孩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能够独立完成两个相对简单的作品,并且没有一个同学因此受伤。

  “榄雕可以让孩子尽情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曾宪鹏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个家长曾经告诉他,他女儿学了榄雕后,更能够从细微之处来观察,这令他感到很欣慰。

曾宪鹏与榄雕。

  “妙会”元宇宙

  新方式和审美赋予非遗新活力

  在非遗传承人与市场、年轻人进一步接触的过程中,广府庙会等线下场景起到了助推作用。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这并非一蹴而就。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愿飞回忆,第一届广府庙会的时候,对于非遗板块的展示都是比较模糊的概念。“2010年以前,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名录刚刚开始逐渐建立,恰逢这个时候我们举办了亚运会,广州看到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希望推动非遗在建立名录的基础上再往前走一步。”

  首届广府庙会尝试性地迈出第一步之后,“三雕一彩一绣”在北京路骑楼下与市民见面了,但彼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还没有诞生,广府庙会更多的参展元素仍旧是老字号。直至第二届,广府庙会才专门设置了“非遗区”,慢慢从骑楼段发展到北京路的北段、中段、南段乃至整个北京路步行街,非遗也逐渐成为庙会期间体量最大的、内容最丰富的一个区域。

  在广府庙会上,可以看到和真琴一样精美的岭南古琴的模型。 南都记者梁炜培摄

  在这个过程中,广府地区的非遗文化不断交流,范围也逐渐从广州市扩大到广东省乃至全国。

  据不完全统计,每一届广府庙会中,都有50多个非遗项目参加,10年下来就有500多个,一些项目在不断轮换,而一些是固定的,比如岭南非遗的精髓“三雕一彩一秀”是广府庙会固定展示的内容。

  在广府庙会这一平台上,曾经展示过北京、天津、贵州、四川、河南以及福建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香港、澳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在此过程中广府庙会也逐步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交流的平台,几乎涵盖了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面的9大类。

  在让更多人参与非遗传承的同时,何愿飞还期望推动非遗与当代审美相结合,由此非遗创意大赛于2015年应运而生。“首届非遗创意大赛,我们联系了20多家在广州的院校,发动他们参与大赛,用当代的年轻人最喜欢的方式和审美赋予非遗新的活力。”

广府文化数字人推广大使伊依。南都记者梁炜培摄

  时代潮水不断前进,创新亦不止步。去年的线上庙会给何愿飞带来了新启发,将广府庙会搬至线上创造出一个“广府庙会元宇宙”。

  通过手机程序进入广府元宇宙,站在庙会的牌坊前,千年古道北京路化作虚拟世界。随着游戏程序的操作,元宇宙的游客也可以在北京路边逛边看便买老字号和非遗文创,更能随时通过虚拟技术“潜下”千年古道,探究背后深厚的历史。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