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八景

2023-03-15 来源:本网

  “开平八景”最早出自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开平县志》,此后在清道光三年(1823年)、1932年及1959年的《开平县志》均有记载,历久不衰。

  康熙五十四年《开平县志》重新绘制地图,对山川地理内容进行充分扩展。该志卷四《山川志》描述:

  开平山峻而秀,水清而冽,后拥乌石,前朝百立,双桥之水在左,长静之水在右,迴环合抱,夹流于前,南注交罗,㳽天浴日,渺不知其津涯焉。

  简要概括开平的山川地理形势,后文通过对开平境内八处山岭及河流(皂幕山、金山岩、百立山、合水嘴、长沙水、赤水口、潭江、双桥水)的介绍,引出“邑中八景”(此处未标注八景名称,仅标注“为邑中八景之一”)。在该志卷二十四《艺文》中,记有“八景诗”共32首,是“开平八景”的首个出处,分别为:

  百蜡晴云、双桥春雨、长沙涌月、合水流春、皂幕樵歌、潭江渔火、金岩飞瀑、赤水归帆。

图片

道光《开平县志》对“开平八景”的描述(来源:开平市地方志办)

  道光《开平县志》(以下简称道光县志)卷三《疆域志》的“山川”分目下附有“八景”一栏,是首次对“开平八景”作出具体的文字描述,篇幅均为数十字,通过叙事与抒情结合的手法,形象地将景观画面传达出来,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八景”名称有两处修改:“百蜡晴云”改为“百立晴云”,“合水流春”改为“夹水流春”。又因双桥都已划归鹤山县,故另在“双桥春雨”下标注“今割入鹤山县”。道光县志对“夹水流春”有此描述:

  水在城外,匝绕县城,近水多居民篱落。二三月,波流涨碧,垂柳摇青,岸旁野花馣蔼,飘入水中,士女春服嬉游,仿佛曲江祓禊。

图片

夹水流春(来源:开平市地方志办)

  对这个景观的描述,再现了当时县城周边水系与村落的分布情况,与如今苍城墟周边环境别无二致。同时“士女春服嬉游”也是对古代开平民间春游踏青活动的形象反映,可作为对花朝节、上巳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研究的参考。道光县志对“长沙涌月”的描述则包含了古代长沙洲地理环境的信息:

  河流至此,水面空阔,长沙一埠攒聚水心。月出之时,冰轮激浪而上,俄顷水天一色,遥观墟市,如浮仙岛蓬莱宫在水中央,真可比也。

图片

长沙涌月(来源:开平市地方志办)

  长沙洲是潭江上最大的冲积洲之一,古代的长沙洲,堤岸低矮,近岸多为低田,长沙墟市与村落集中在洲中央较高的地方,每逢涨潮,江水经常漫过江堤,水面宽阔如海。今日长沙洲的江堤已加高并向外扩展,且因新中国成立后多次疏河,及上游水库的水利调控,长沙洲已极少出现水患,水环境的变迁由此可见。“赤水归帆”“潭江渔火”二景都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结合。道光县志描述“赤水归帆”:

  赤水口为大墟市,地面宽阔,东接新会,贾船来往如蚁。值夕阳停泊之时,各船扬风急,远视百十艇衔尾而进,风帆叶叶,俱隐现于烟村杳蔼之间。

图片

赤水归帆(来源:开平市地方志办)

  水口埠南临潭江,江面宽阔,清代已设有渡口多个,是开平、新会、新宁等县的水路交通枢纽,对此景观的描述,可知清代水口埠商贸的繁盛。道光县志对“潭江渔火”一景有此描述:

  近水多小船捕鱼,或浮竹排,晚则放鱼鹰下水,载以轻舟,每船束薪燃火,或置碗灯一盏,登高远望,如星光千点,掩映于芦苇丛薄之中。

  古代潭江沿岸多疍家渔民,此景是对疍家渔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开平八景”的区位选择有地理环境、行政规划及交通方面的考量。

  “开平八景”以县城(今开平苍城墟)为中心,“百立晴云”与“夹水流春”在县城南面、“金岩飞瀑”在县城西北面、“皂幕樵歌”在县城东北面、“双桥春雨”在县城北面、“长沙涌月”在县城东南面、“赤水归帆”与“潭江渔火”在县城东面,基本形成环绕县城的景观圈,体现了景观布局的整体性及平衡性。

图片

百立晴云(来源:开平市地方志办)

  “开平八景”中有五处水景,均取材于潭江支流,是对潭江流域的整体反映。通常地方会以境内的主要河流作为“八景”的入选对象。潭江是开平最大的河流,其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开平,形成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其一级支流分别为向南流的镇海水、莲塘水、新桥水、址山水,以及向北流的蚬冈水、白沙水、新昌水。“开平八景”中的水景均取自向南流的支流,“双桥春雨”“夹水流春”“长沙涌月”分别位于镇海水的上游、中游及下游,“赤水归帆”与“潭江渔火”则分别位于新桥水与址山水。

图片

道光《开平县志》开平县境全图(来源:开平市地方志办)

  清顺治、康熙年间,开平县共设六都,“八景”分布在县内五都:其中“百立晴云”“夹水流春”与“金岩飞瀑”在长静都、“双桥春雨”在双桥都、“长沙涌月”在平康都、“皂幕樵歌”与“潭江渔火”在古博都、“赤水归帆”则在古博都与登名都之间,唯独得行都缺一景。得行都位于开平县南部,距县城较远,清代以来,驿道废弛,已非交通要道,得行都内及其南部亦少大墟市,在水陆交通上的重要性都不及其他各都,以致清代开平舆图中得行都内山川的描绘都极为简略,这应是其没有景观入选“八景”的缘由之一。

  民国《开平县志》,风格沿袭清代旧志,内容亦多引用旧文。与前志相较,该志删去“八景文”,“八景诗”则置于《舆地》篇,附在对应的山川内容后。

  1959年,开平县政府重修《开平县志》,在“名胜古迹”中收录“原开平八景”与“原恩平八景”(因当时开平与恩平合县),对景观作了新描述,重新标注景观的当代位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开平八景”自清康熙年间产生以来,形成了稳定的传统文化符号,传承与发展“八景”文化,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创新发展文旅产业、促进华人华侨文化交流交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康熙五十四年《开平县志》。

  [2] 道光《开平县志》。

  [3]民国《开平县志》,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4]开平新县志编写小组:《开平新县志(第六卷)》,1959年9月初稿.

  [5]张廷银:《地方志中“八景”的文化意义及史料价值》,《文献季刊》,2003年第4期.

  来源:方志广东微信公众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