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广东

2023-03-03 来源:本网

  鲁迅(1881—1936),姓周名樟寿,字豫才,后改豫山、豫庭、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鲁迅在广东工作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一生中的重要时期,是他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重要阶段。

  1927年1月18日,鲁迅从厦门应聘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寓宾兴旅馆,19日移居中山大学大钟楼二楼居住。1月25日下午,中山大学学生会在大礼堂举行欢迎大会,鲁迅在会上演说约20分钟,指出广州“红中夹白”的政治形势,鼓励青年学生勇敢起来冲破沉寂的局面,并专门谈到文艺问题,他说:“我们在短期内没有好成绩,不要失望,我们只管做,做下去。我在广东一天,我有力可以帮助诸位来研究和创作!”1月26日,鲁迅往中山大学医科欢迎会演讲。

图片

20世纪20年代的中山大学

  2月18日,鲁迅应香港进步青年的邀请赴港发表题为《无声之中国》的演讲,把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统治者对中国人民采取的愚民政策,鲁迅有感于广东文坛冷落的现实状况,以“无声”即等于渐入死境的意思,痛加针砭。他反复宣传五四文学革命的基本思想,猛烈抨击国粹,希望青年们起来积极从事新文学运动。19日,在香港演讲《老调子已经唱完》,抨击中外反动派大搞尊孔复古的罪恶阴谋,指出这是“割头不觉死”的“软刀子”。

  2月10日起,鲁迅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工作,给学生讲授《文艺论》《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等课程,培养文学专门人才,并通过其中活跃的积极分子,在校外扩大影响。3月11日,中山大学师生在钟楼召开纪念孙中山逝世两周年,鲁迅在纪念会上发表演说。3月14日应邀参加南中国文学会的成立座谈会,对欧阳山等20几位文学青年提出的问题作了热诚的回答,阐述了文学的作用、文学与革命以及创作问题,为扶植广东新文学的第一代作家做了许多工作。

图片

广州鲁迅纪念馆(钟楼)

  鲁迅为了活跃广州的进步文化生活,与孙伏园在芳草街租房,设立“北新书屋”,向青年输送进步思想文化读物。3月下旬的某个晚上,鲁迅在中共广东区委学委副书记、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毕磊陪同下,与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在区委会面。他们作了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使鲁迅进一步了解时下局势,思考如何号召更多的青年去迎接新的战斗。随后,鲁迅在中山大学创办的刊物《政治训育》上发表《黄花节的杂感》一文,指出“革命尚未成功”,提醒人们要防止反动势力破坏革命事业的继续进行。在3月29日纪念黄花节当天,他去岭南大学怀士堂讲演十分钟,再次强调“革命尚未成功”,要警惕攀折革命之花和摘食革命之果的人,青年学生必须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奋斗。就在这天下午,为避免骚扰,他从钟楼迁进白云路白云楼居住。4月8日,鲁迅到黄埔军校做《革命时代的文学》为主题的演讲,论述革命与文学的关系,呼吁黄埔师生要做“革命人”,要进行“实地的革命战争”。

  继蒋介石在上海制造“四一二”事变后,广州当局于1927年4月15日也进行了大屠杀。鲁迅的好学生毕磊被捕,鲁迅等人极力营救未遂,4月29日,鲁迅愤然辞去在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在白云楼勤勉著文,编就《野草》《朝花夕拾》《唐宋传奇集》和《小约翰》等著译,写下《而已集》《三闲集》《集外集拾遗补编》中的不少名篇,教育人民去识别反动派的真面目。其间,7月16日,鲁迅应邀到知用中学演讲,题为《读书杂谈》,强调“必须和社会接触”,“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7月23日、26日,鲁迅两次到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演讲,讲题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借古讽今,揭露和评讥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罪行。鲁迅在广州度过8个月零9天,为了迎接新的战斗,于9月27日和许广平登上“山东”号轮船离开广州,经香港、汕头,于10月3日抵达上海。

  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鲁迅还深入了解广州的民众生活,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鲁迅写到:“一到广州,我觉得比我所从来的厦门丰富得多的,是电影,而且大半是‘国’片,有古装的,有时装的。”据《日记全编》记载,鲁迅、许广平与友人不时在本校、永汉影院或国民影院等处观看电影,在国民餐店、新北园、南园、太平馆分馆等地就餐,在陆园、陶陶居等地饮茗,在美利权食冰酪,品尝芒果、荔枝等岭南佳果,在艳芳照相馆拍照,游览越秀山、小北、中央公园、沙面等地,在大新公司饮茗及买什物,在高第街观七夕供物,还在广雅书局、中原书店购买图书。


  参考文献:

  1.鲁迅著,陈漱渝、王锡荣、肖振鸣编:《日记全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2.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朱崇科:《广州鲁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4.李穗梅编著:《广州旧影》,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张金超

  来源:方志广东微信公众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