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苏东坡的楹联

2023-01-30 来源:本网

曹思彬

  北宋大诗人苏轼(东坡),晚年被贬岭南。他历尽艰辛挫折,但仍然为地方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写了不少诗词,留下不少佳话。从南宋到今天,历代不少人写了很多诗文来纪念他、歌颂他,很多人都看过了。唯独有关纪念苏东坡的楹联,很少人做收集、整理、介绍的工作,真是一桩憾事。

  我生平热爱苏东坡的为人,曾经到过惠州、儋县等地调查他的事迹和史料,同时收集了很多纪念楹联,几乎可以编成一本小册子。对联,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之一,也是文苑里一朵小鲜花。现在摘要介绍如下,以供欣赏和参考,同时作为岭南文史资料的保存,不是没有意义的。

  苏轼被贬广东惠州,是在宋绍圣元年(1094 年)诗人五十七岁。是年十月二日,到达惠州贬所,同来的有侍妾朝云和三子苏过。苏轼看到“岭南万户皆春色”,又尝到新鲜佳果荔枝,满腹牢骚已减去大半,还打算老死于惠州。他在惠州先后住过合江楼、嘉祜寺、白鹤峰,为当地群众修桥筑路,施药济贫,开辟西湖,深得群众爱戴。苏轼在《两桥诗》有句:“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这可说有诗为证。但不到两年,朝云病死。到绍圣四年(1097 年),又一再被贬到更遥远荒凉的海南岛儋耳。

  后人为了纪念苏轼,保存了诗人遗址和朝云墓,还建了东坡亭。当中有一副楹联:

  北客几人谪南粤, 东坡到处有西湖。

  联语不俗,对仗工整,切合东坡事迹,还嵌了“东西南北”四字,因而很快流传开来。苏东坡曾贬至颍州、杭州,都开辟了西湖,不仅点缀风景,而且有利于国计民生。南宋诗人杨万里,曾任广东提狱,到过惠州,写了一首《游丰湖》:“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更罗浮。东坡原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此外,嵇二泉(承志)又撰一副楹联,也算佳作:

  忠爱著朝端,即蜒雨蛮烟,魂梦仍依北阙;

  文章行海外,想赋诗饮酒,勾留又在西湖。

  苏东坡于绍圣四年(1097)六月十一日到达海南岛,经琼山、澄迈、临高而抵儋耳贬所,诗人六十岁。东坡积极发展文教事业,关心黎汉两族人民生活,时常戴着竹笠,穿着木屐,深入民间。据说,有一次,苏东坡雨天外出访友,也是这样打扮,在途中,引动了农民、妇孺,争着出来看。“笠屐风流”的佳话,便从此流传下来。苏东坡在海南岛三年多,到宋元符三年(1100 年)才被朝廷大赦,召回大陆。但不幸于第二年病逝于常州,终年六十四岁。

  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除了保存了枕榔庵、载酒堂遗址外,还于元朝延祐年间建了东坡书院和东坡祠,当中保存有关文物,还有琳琅满目的楹联,计有二十余则,数量之多,在国内首屈一指。由于篇幅关系,选较好的六则如下:

  宾主联欢,追思笠屐风流,雪爪尚存鸿北去;

  冠裳承祀,若问送迎诗句,笛腔犹按鹤南飞。(唐丙章撰)

  北宋负孤忠,春梦一场,忘却翰林真富贵;

  南荒留雅化,清风百世,辟开瘴海大文章。(苏骏烈撰)

  灵秀毓峨眉,纵观历代缙绅,韩富以来如公有几?

  文明开儋耳,遥想三年笠屐,符黎而后名士滋多。(王云清撰)

  公来四载居儋,辟开海外文明,从此秋鸿留有爪;

  我拜千年遗像,仿佛翰林富贵,何曾春梦了无痕。(谢尚莹撰)

  图成石壁奇观,戴雨笠,披烟蓑,在当年步田间,只行吾素;

  塑出庐山真面,偕佳儿,对良友,至今日端拱座上,弥系人思。(符增瑞撰)

  西蜀遥遥怀往哲,前有太白,后有升庵,与先生宦迹才名,同悲沦落;

  南荒处处访游踪,一年丰湖,两年琼岛,讵今日天涯海角,又此知名。 (孔宗礼撰)

  原来苏东坡在得意时,在朝廷曾任翰林学士。但在乌台诗案发生后,一直过被贬谪生涯。他在儋耳时,常背着一个大瓢,行歌于田亩间。有次碰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在聊天中,老太婆说:“翰林学士昔月的荣华富贵,如今不过是一场春梦罢了 !”苏东坡有感于心,称她为“春梦婆”。这件事在海南岛是很多人知道的。因此,上面的纪念楹联,很多提到“笠屐风流”和“春梦婆”的轶事,对仗也相当工整。

  苏东坡在一来一回的过程中,跑遍了广东不少地方。海南岛海口市近郊的五公祠,是岛内风景区。苏东坡也曾到此,有洄酌亭遗址。五公祠有副楹联:

  此地能开眼界,谁人可配眉山。

  语言简练而通俗,“眉山”对“眼界”也天衣无缝。苏东坡是四川眉山市人,寥寥十二字,概括了人们对苏东坡的称颂。

  苏东坡经过广州时,曾游览白云山、浴日亭、花塔等名胜。花塔在宝庄严寺,寺里有六株榕树,苏东坡便题了“六榕”二字,后来这座寺又名“六榕寺”。现在寺门前还有一副纪念苏轼的楹联:

  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无树记东坡。

  今天的六榕寺和花塔已修葺完竣,开放给人们游览。寺里还保存了不少碑文,其中有一幅《东坡先生笠屐图》石刻,这大约是后人刻来作为纪念诗人到此一游吧!

  苏东坡曾路经高鹤县,因此县内有个地方叫“坡山”。江边有块石刻,刻“坡公泊舟处”五字。泊舟处有东坡亭,从前有过一副楹联:

  响彻琵琶,千古大江东去;

  吹残铁笛,一声孤鹤南飞。

  措词、对仗都不错,但不知谁人所作。苏东坡被召回大陆时,经过清远北上,顺便游览飞来寺。当时广州知名人士吴子野等,知道东坡到了清远,马上赶来会见这位大诗人。现在寺里有块石刻记载这件事的经过,时正元符三年(1100 年)十一月十五日。原石碑已失,后来由书法家翁方纲重书,刻于石上。现在清远飞霞洞,有这样一副楹联:

  飞钵镇嵎阳,福地神仙传柱史;

  霞觞流玉液,名山风雨醉坡公。

  从上述楹联可以看出,一个人能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人们是不会忘记他的。加上苏东坡为人风格崇高,在文学上又做出了卓越贡献,那就更为后人怀念和称赞了。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