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

2023-04-14 来源:本网

  粤北古南(雄)、韶、连三州,地在粤、桂、湘、赣的结合部。南岭山脉横亘东西,北江水系纵贯南北,是岭南开发的起点,又是古代人民避难、避乱、避役的基本通道和天然屏障。秦汉以来,不但有大量的中原兵民屯戍和迁徙于此,并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人民分批入居本地。各族人民在此辛勤劳动,繁衍生息,为开发和建设粤北与岭南,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今广东省内的少数民族,大部分聚居于连山壮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及乳源瑶族自治县,少部分散居在连县、阳山、曲江、英德、南雄等县的一些乡镇。就族别而言,主要是瑶族和壮族,也有畲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粤北少数民族的历史渊源,上古史料十分零散,未见专门记述,又往往掺入神话的成分,问题比较复杂。今以中古以后的史志记述、民间传说及族谱为线索,结合民族语言、服饰和习俗,略加阐述,以便进一步深入探讨。

  粤北瑶族分别为排瑶、过山瑶两种。他们本是由各个不同的山地集团融合而成的民族共同体。因为有“盘瓠神话”作为整个瑶族族群认同的崇拜偶像,又各有“飘摇过海”、“过山榜”、“八兄弟”(排瑶)、“十二赐姓”(乳源茶坪、东田、荒洞等村瑶民)等传说作为各个瑶族支系的识别标志,可见,分布于五岭山脉南麓广阔森林地带的粤北各地瑶族。他们的祖先并非同出一源。

  瑶族有悠久的历史。全国各地的瑶族,操不同的语言,各有不同的自称与他称。古代聚居于连山五大排(又称内五排,即军寮、马箭、里八峒、火烧坪、大掌岭)、连州三大排(又称外三排,即油岭、行祥、横坑)和连阳一带二十四冲(猫儿坪、上帝源、黄径坪、香炉山、大莺、老寨、锅盖山、上坪、望佳岭、马头冲、鸡公背、牛路水、八百粟、天塘、冷水冲、龙水尾、猪豹岭、瓦寨、新寨、大坪、鱼赛冲、水瓮冲、六对冲、茅田冲)等地,即今连南瑶族自治县境内的瑶族人民,他们自称“Yauhminh”(过去音译为“藻敏”,今音译为“邀敏”,意译即“瑶人”)。在“瑶”之前冠以“排”字,是当地汉、壮人民对瑶民的他称。他们的房舍依山构建,一排一排层叠而上,所以称为“排瑶”。在历史上,有人称之为“广东八排瑶”“连阳八排瑶”,或者简称为“八排瑶”“排瑶”。

  散居于排瑶附近的另一些瑶民,他们自称为“mien”(音译为“勉”,意译为“人”)。在旧社会,这些瑶民过着“今岁在此山,明岁又别岭”的游耕生活,通常每三五年要迁居一次。人们基于他们在生产、生活上的这个特点,泛称这种瑶民为“过山瑶”。

  瑶语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或苗语支的语言,有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三种。粤北的排瑶和过山瑶,所操语言同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按照他们的自称来区分,连南排瑶所操的瑶语。单列为“邀敏方言”;聚居于连南、连山、乳源及粤北各县的过山瑶,他们所操的瑶语,统属“勉方言”。

  邀敏语和勉语的差异甚大。居室近在咫尺的排瑶和过山瑶,不能用各自的祖语通话。但过山瑶所使用的勉语,不但粤北各县比较一致,同广西等地大同小异,就连明清时期早已侨居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美国、加拿大等国的瑶族后裔,他们的语言也能够与粤北过山瑶基本相通。

  据有关资料分析,最早聚居于粤北山区的瑶族,是连阳八排瑶。至迟在隋唐之迹,有一支原居武陵、长沙一带的“五溪蛮”,可能还有原居浙江的山越族,投过湖南道州、辰州、江华等地,陆续向我国西南迁徙。《瑶经》中叙述瑶族先氏曾经“渡海”,估计其实是渡过沅水或洞庭湖。其中一部分达于连阳一带,依亦利于回旋的山地定居下来,发展为后来的“八排瑶”。

  《隋书·地理志》载:“长沙郡又杂有夷蜓,名曰莫瑶。自云其光祖有功。常免瑶役,故以为名。其男子但着白布裤衫,更无巾袴,其女子衣青布衫、斑布裙,通无鞋屐。婚假用铁钴镍为聘财。武陵、巴陵、零陵、桂阳、澧阳、熙平皆同焉。

  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汉晋及南朝初期都是桂阳(今连州市)县地。南齐在今连山县北始置希平县。南梁再析桂阳县地置广惠(《隋志》作广德)县。隋开皇十年(590年),以希平改名熙平,以广德改名广泽,隋仁寿元年(60l年)再以广泽改名连山。又,隋大业元年(605年),以连州改置熙平郡,领县九,治在桂阳。唐武德四年(621年),熙平郡复名连州。领县三,熙平县废并入连山县。

  韩愈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贬任阳山县令时。所写《送区册序》一文,曹说到那里“鸟言夷面”“画地为字”。刘禹锡在元和十年至十四年(815—819年)剌连期间,写了《连州腊日观莫瑶猎西山》《莫徭歌》《蛮子歌》及《插田歌》等诗,更描述了连阳八排瑶先民“海天杀气薄,蛮军部伍嚣”;“箭头涂鹄血,鞍傍见雉翘”的雄姿,以及“蛮农斑斓布”,“时节祠盘瓠”;“名字无符籍”“火种开山脊”;“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未客”的习俗等。

  以上诗文和史籍记载,是八排瑶在隋唐时期早已定居连阳的确证。他们迁徙的途程较近,定居的时间较长,吸收外来文化的成分较少,更多地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

  连南的过山瑶,据他们的族谱记载,是二百多年前从广西迁来的。他们的语言和生活习俗,与排瑶相去很远,而与广西全秀等地的瑶族更为接近。这是一支人数更多的瑶民的一部分。原本已从湖南、浙江南徙两广的腹地。历经宋、元、明几朝,迫于封建王朝的军事镇压,为着求存避祸,又辗转回迁粤北。

  乳源境内的瑶族,居住在县境东北部和中部的高山之上。广阔的瑶区除少部分被南水水库分隔之外,其余大部分山水相依,连成一片。乳源瑶族自称为“mien”(勉),人们以其居地的不同,分别称为“东边瑶”和“西边瑶”。“西边瑶”又称“过山瑶”,“东边瑶”又有“深山瑶”与“浅山瑶”之分。据清代的《皇清职贡图》《乳源县志》《韶州府志》及《广东新语》等有关史志记载,人们过去还以瑶族服饰的特点,把乳源瑶妇中头发挽于板上的称为“板瑶”,把原曲江县西山(今乳源县游溪、柳坑等乡)瑶妇中以竹箭穿髻的称为“箭瑶”。

  乳源县始建于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以前是曲江、乐昌二县地。对今乳源一带瑶族人民的活动,史籍很早就有记载。但是乳源现在的各姓瑶民,据他们自己口耳相传,自来迄今二十代左右。此中原因,一是可能失于记载,也是可能出于天灾人祸,原先居住乳源的瑶民或已转徙他方。例如:有一部分瑶民已迁往广西兴安县之清水江,后来又移居临桂县。现在乳源境内的瑶民,传说多是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大规模对瑶军事镇压之后,从湖南、福建等地迁来。今乌坑村的赵姓瑶民,自言其祖来自湖南江华县。茶坪、东田村的赵姓和荒洞村的盘姓瑶民,传说有十二姓瑶族先民,从福建涯海来到广东。游溪的邓姓和薯莨坑的冯姓瑶民,据传本是土著居民,入瑶山落籍之后也成了瑶民。

  聚居于连山县三水乡的瑶民,他们的自称也是“mien”(勉)。其先人多从湖南江华县迁来,也有一些经广西平乐、贺县入居连山大宁河上游的峡谷地带,一般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较晚的在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国民党政府征兵、征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才逃到粤、桂、湘三省(区)边界的崇山峻岭,刀耕火种,聊以维生。

  散处于连县、阳山、曲江、乐昌、始兴、翁源、英德各地的瑶族人民,他们的语言基本相通,同操“勉语”,亦属过山瑶支系。不过,各处瑶民因为山水相阻,互不往来。尽管其渊源本来一致,而年长日久,他们的语言受当地汉、壮等语言的影响,各自出现了某些变异。他们的祖先,大约在宋元时期入徙岭南,一度深入到广西及广东粤中、粤东、粤西及南路各地,明清时期又避居粤北。为逃脱剥削阶级的种种压迫,一山过一山,一代传一代,循山流徙,不能定居,故此称为“过山瑶”。

  粤北壮族聚居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南部,地名过去统叫“宜善九村”,史籍称这部分壮胞为“垌民”。

  连山壮族的语言,和广西桂北山区的柳江、庆远、融江及红水河流域的都安等地很接近。他们的祖籍,当在广西。迁徙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北宋中期和元末明初,在反抗封建统治的各族人民起义中,已有广西壮族人民在连山境内活动。二是明代曾将土司属下的壮胞编为“俍兵”,派驻浙江、福建沿海和粤北各地,以抵御日本倭寇犯境,或“以夷制夷”,镇压少数民族人民起义。

  清刘允元《连山县志·风俗志》载:“僮”(原作“獞”,新中国成立后改作“僮”,再改作“壮”)原广西俍(原作“狼”)种,明天顺四年(1460年)征剿之后流落内垌,占据荒芜,不入版图。厥后生聚繁盛。又说:“旧志异言异服,跋扈难驯,与瑶(原作‘僮’,20世纪20年代末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改作‘傜’,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瑶’)”并记;“自今观之,宁法奉公”,“与民(指汉族人民)一体”,“殆习染变更,其所由来渐矣”。

  清李来章《连阳八排风土记》,记录了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六年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连山壮胞龚福全、吴万山和苏政、苏晚所领导的三次壮民起义。

  清虞泽润《连山乡土志·人类志》(抄本)亦载:“邑旧有僮民,至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已服礼教,与齐民齿。”

  初步推断,大约在元末明初,或更早一些,广西壮族的一小部分从桂北分支,主要以流徙和兵屯两种形式,加上避乱,移居等多种原因,一些壮民陆续入居连山。五六百年来,这部分壮民保留着原有的语言和习尚,适应新的地理与生产、生活条件,和汉、瑶人民交错杂处。按照居住地域,连山壮民有“内垌”“外垌”之分。可能由于定居时间有先有后,过去还有“主壮”“吝壮”之别。到清代中叶,“主壮”“客壮”才融为一体。

  粤北的畲族,大多聚居于南雄县。他们的家族,至今保持盘瓠的图腾、祖国和祖堂名称,保持畲族名字辈数的排列,保持不吃狗肉的习俗。其中蓝姓一支,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从福建上杭迁至江西赣南,再从信丰县至南雄县定居,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雷姓先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时本居潮州,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迁至福建漳州,数传之后再徙居江西龙南,入迁南雄县亦有四百多年。这两姓畲族人民,分布在南雄县的七乡八镇,婚丧、服饰和生活习惯渐渐改变,早已与当地汉族人民融为一体。根据蓝、雷二姓群众的要求,经反复调查核实,1987年8月和1988年2月,韶关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分别批准他们恢复畲族成分。

  作者:黄志辉

  来源:《岭南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