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学者黄大德详说从年画、年历画到日历

2021-12-16 来源:本网原创稿

1909年冯润芝绘月份牌

  月份牌画从年画演变而来

  中国的年画,由门神演变而成,其起源甚早。《礼记·丧服大记》注中有“君释荣,礼门神”之说;东汉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亦有“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之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的记载。据传神荼与郁垒常立于东海度朔山桃树下,每见害人之鬼,即用苇索捆绑以饲虎,桃树上又有金鸡报晓,故最早的门画上,也有画上鸡与虎的。

  明代前后,门神变成秦叔宝、胡敬德,据说是一次唐太宗生病,夜闻门外鬼魅呼号,后得开国大将秦、胡二臣在宫门外守卫,唐太宗便一夜安宁。于是命画师画二人之像悬于宫门两边,从此便不再闹鬼了。于是秦、胡便成为门画的主角,怒发冲冠,全副披挂,仗剑执锏,其意亦在驱邪镇魔。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南宋初年,出现了木板年画,到了明代,苏州的桃花坞、山东的潍县及天津杨柳青便大量生产年画,从此年画彻底摆脱了宗教题材,转向了民间,风格也为之一变,它们大都构图丰富,色彩艳丽,富装饰性,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其内容,多取材于戏曲、小说、民间传说、神话、美女及乡土生活,亦有以民间流行的吉祥语(如“长对延年”“五谷丰登”“平安大吉”等)及成语典故为主题的,主要是寓喜庆吉祥、驱凶避邪之意。成为我国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品种。每逢过年,家家户户必备之张贴,以示喜庆。不过,当时并无“年画”一词,直到光绪二十九年(1849年),李光庭著《乡言解颐》中,列出了“年画”一条:“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

  据说,月份牌最早在光绪九年(1883)出现在上海。至于月份牌年画的出现,则又在稍后了。当时的外国洋行在新年之际,喜将月份牌作为礼品派送客户,实为作广告宣传之用。但洋行印的,都是西洋古典名画,中国人自然不甚喜欢。于是便有了中国自己风格的月份牌年画。郑逸梅在《年画话旧》中说中国月份牌画之始创者是上海的周慕桥,多画三国戏剧人物。随后是徐咏青,画风景居多。但形成风格者为郑曼陀。而在广东,人们把关蕙农称之为月份牌画的鼻祖。其实这些说法并不准确。

关蕙农所绘老月份牌美人画

  谁是“月份牌画大王”?

  据笔者在据澳门市政厅先后出版的《岁月留痕》(月份牌,1994年)、澳门艺术博物馆《摩登戒体》(民国仕女广告画,2009年)、澳门临时海岛市政局2001年出版的《鎏金岁月》(省港澳老月份牌画,2001年)三本图册所见,1901年就有屈臣氏大药房绘的年历画,署以“作者不详”。经冯润芝的儿子冯戒闻确认,此画出自冯润芝学生陈少斋手。紧接着的几幅,都是冯润芝所作。

  冯润芝(1852-1937),晚清广东著名人物画家。承冯戒闻先生告知:冯润芝先习西画,后习国画,私淑钱慧安。为生活计,每到年关,便为屈臣氏、两仪轩等商行绘制月份牌画。他所绘的题材,完全因应中国传统习俗和审美习惯,以年画的形式,采用福、禄、寿,荣、华、富、贵,家、和、万、事、兴,乐、善、吉、祥,益、康、宁、瑞,等吉祥喜庆的文字为主体,以中国传统的笔墨嵌入如南山进士、十八罗汉、八仙过海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色彩金碧辉煌,极尽华丽,充满中国的传统特色,洋溢着贺岁的喜庆气氛,因而深受厂家和群众的欢迎。

  至于关蕙农,1905年才拜冯润芝为师,得其法后,自立门户。关蕙农早年受聘于《南华早报》,后来自行创办亚洲石印局,承印各大公司的商品海报,1908年亚细亚火油公司绘古装月份牌画,初以古装人物题材为主打,自上海郑曼陀的月份牌传入后,他无论从画题到人物、衣着、表情、造型也开始往“鸳鸯蝴蝶派”郑的风格靠拢了。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国的月份牌画,根本没有自己风格可言。据说,关蕙农为雷宝星电机织造厂所绘的《孝妇乳姑图》问世后,便有广东月份牌画“大王”的美誉。

  依我看来,“大王”的称号应让给冯润芝。

高剑僧绘《美人玩月图》

  中国日历的始祖

  “日历”始于何时?没有考究。至于我国的日历的起源,从史料来看,最早应该在1917年。在1916年12月27日的《华字日报》上有一则广告:

  《换取美术品者须知》:

  “启者:敝公司迭承爱国诸君实力维持,感且不朽。爰于地球、喜雀烟包内加印字据,积换美术品以酬厚谊,经登报端。现花开日日常如意一种(即日份号每日一页者),业已印妥,即日可来发行所或各代理处换取。此项日份号,每日皆有美术装点,与别不同,且于商号最为适用。其有欲换月份牌及美术画者,则请于由是日起,将积得烟包内字据按照规定数目先交回敝发行所或代理处,换回水印凭券,以便印妥时再到换取,以分次第,而兔临时检数繁难也。尚祈亮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谨启。民国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一个月后,该报有了后续跟进上述广告之安排:

  “敝公司本年月份牌前经迭电催促,顷接上海承印处来电,工程忙迫,计期旧历正月初间,方能印备等语,似此迟缓,致各界人士望穿秋水,实抱歉。惟美人画(无月份者)及日历号业已寄到,随时均可携券到换,其有欲换月份者,则请少待为荷,此布”

  此“日份号”即“日历”。只不过当时并未有“日历”之名。但该年的日历已不存,惟见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所藏1918年《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戊午年月日图记》。该日历逢星期六仍保留彩印美人月份牌画(这大概是因为高剑父兄弟创办审美书馆开始便推出千余款美人月份牌画,改变了社会审美时尚的缘故),其余的都是国画。作者能理出名字的有邓尔雅及其夫人陈淑灵,儿子小尔疋,蔡哲夫、张倾城夫妇,谭云波,黄鼎,尹笛云,谭云波,尹如天,冯润芝、冯少芝,冯开泰,尹其仁,王竹虚,潘和,马君武等。共117页,从文物角度言,极为珍贵。

1918年南洋烟草公司日历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发行、潘达微编排的《名画日历》页面

  南洋烟草公司的日历持续出了多少年呢?不得而知。笔者藏有1928年该公司出版的日历,作者有潘达微、潘致中、黄少梅、黄般若、黄兼白(咏皋)、张谷雏、卢振寰、罗海空(佛性、佛)、李寿庵等。每日一画,题词皆署平广(廖平子),现存166页。

  这两份日历,透露了许多信息。

  一是从1915年广告中使用“日份牌号”的令人难以理解的词汇,说明当时“日历”的概念尚未出现,可视南洋烟草公司为首创。

  二是两本日历都是南洋烟草公司出品的,而当时的厂长是潘达微。1918年那本的作者是他昔日办《时事画报》老友及其夫人或子女。应该是处于创新的尝试阶段。1928年本的作者全为国画会会员,也是潘达微的一众画友。

  三是1928年本一改十年前逢周六是美人画的旧例,全部是国画。这无疑是在上海对准“欧美新派”火力全开的回响。

  四是国画会的成立初衷:是在举国“士多鄙夷国学,画学日就衰微”之际,提出“研究国画,振兴美术为宗旨”,以“发扬国光”。为此,国画会已有创办国画学校的计划,这不排除是为他们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据陆丹林回忆:“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发行的《名画日历》(案头日历),都是潘达微精心编排的,其中大部分作品都由他亲自动笔,署名冷残,许多诗人名士都为其题画。日历发行之后,被认为是学画者的很好的范本,大受海内外人士的欢迎。”黄苗子回忆黄般若时也谈到:“记得在潘达微先生主持的南洋烟草公司广告日历本上,每日有一幅线描国画,每掀开几页,便有一幅黄般若画的梅花、翠鸟或佛像人物。那时佩服和羡慕,充塞了我这个毛头小子的心灵。”

  这“范本”说,可视为潘达微及国画会同人绘制日历的一大动因。

  (本文原题《从年画、年历画到日历》,作者黄大德,美术史学者,现居广州)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