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广州近代工业的国外技术设备引进

2021-10-08 来源:本网原创稿

  广州毗邻港澳,地理环境优越,对外开放较早,清末洋务运动以来,军工民用工业大量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对促进近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给修志者提供线索和资料,特将简况概述于下。

  军用工业的国外技术设备引进

  从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在广州创办的军用工业,有枪炮、弹药和兵舰等制造厂。清政府历任两广总督亲自主持,从西欧各国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

  广州机器局。由两广总督瑞麟和广东巡抚张兆栋等人奏准清政府,于同治十三年(1874 年),在广州文明门外聚贤坊购买民铺十余间开设的。其制造枪炮、轮船和火药等技术和机器设备,均从外国买进。该局是广州最早的军火工厂,也是最早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的企业。

  增埗火药制造厂。由两广总督刘坤一于光绪元年(1875 年)主持开办,厂址在城西的增埗,是广东省境内最大的兵工厂,厂内装配英国制造的重型机器。其雇募来监造弹药的是熟悉制法的洋人。1886 年,增埗火药制造厂与聚贤坊的广州机器局合并,“逾年又于番禺石井购地……设枪弹厂,于是以增埗合并之局为制造东局,石井继续设之枪弹厂为制造西局”。

  石井兵工厂。由两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在城北的石井圩购地三十一亩建成的。初名“制造枪炮局”,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改名为广东制造军械局,后再改名为石井兵工厂、广东兵工厂;民国十七年(1928年)又改名为广东兵器制造局。“创办时仅有一间包括两部制造后膛枪子弹的机器,通过上海洋行从德国克虏伯炮厂买回,每日只能造子弹八千发。其后陆续增设一间包括两套造弹机器的新枪弹厂,买了一套造步枪的专用机器,成立一间枪厂。”石井兵工厂除引进德国的机器设备外,在技术上也是引进德国的,包括聘请德国工程人员,派员赴德国学习,借鉴德国设计图样,仿效德国产品进行生产等方面。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该厂开始仿造德国 1888 年式毛瑟枪。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在德国定购机器,增设造枪、枪弹及无烟药工厂。同年,又仿造德国 1903 年式七九毛瑟枪,后改成 1907 年式六八步枪,当时称为光绪三十二年 6.8 厘米新式五响无烟快枪。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开始制造丹麦式 8 厘米轻机关枪。民国十年(1921 年)为子弹供给便利起见,将口径改为七九,因此定名为“七九旱机关枪”,成为我国制造机关枪之翘首。

  兵舰制造业。1874 年,广州机器局开设时,即委派深谙西法的在籍候选员外郎温子绍负责制造轮船。光绪五年(1879 年),温子绍捐资制造蚊子船时,是借鉴外国技术和图式制造的。光绪八年(1882 年)正月和六月,分别制造出的“肇安”和“南图”两号轮船,不仅式样仿照外洋,而且机轮桅椗等专项铜铁木料均从外洋采购。光绪十年(1884 年),张之洞督粤后,在广州创办兵舰制造厂,仿造外国的兵舰更精益求精,无论募匠、购料、修厂、置器、图式、设计等方面都引进国外技术设备。该年冬,陆续制造出“广元”“广亨”“广利”“广贞”四艘小型炮艇,每艘有炮六尊。为海防建设需要,张之洞又于光绪十五年(1889 年)借鉴外国技术制造铁胁、钢铍、钢壳、双桅,配康邦新式卧机,以及马力五百匹的“广金”“广玉”两艘各重 700 吨,各有炮八尊,并能出大海作战的兵轮。

  上述军用工业的技术设备引进,对加强广州海防的近代化建设起到较大的作用。

  民营和官营企业的国外技术设备引进

  近代广州,无论是民族资本经营的民营企业,还是政府经营的官营企业,都大量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设备。

  机器制造业。它是广州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最早的民族资本经营的企业。早在 19 世纪 30 年代,广州十三行豆栏上街就出现了一间专门修理“洋枪鬼锁”及简单机械的陈联泰号。当时,往来于穗、港、澳的外国轮船,需在广州修理的,就利用该处的工场和工人,在外国轮船司机的指导下修理轮船机器。在修理过程中,陈联泰号的经营者和工人从中学到了外国人的先进技术。19 世纪 40 年代至 70 年代,外国资本家在广州黄埔开设了一批船坞,带来大批近代化的先进设备;雇募的广州工匠,也学到了外国人的先进修造船技术。而真正从国外引进近代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首推华侨陈启源。陈启源在旅居越南时,在当地学到法国人用机器缫丝的技术。1872 年,他从越南购回法国制造的轮船机器,但“苦于无工场和技工”。当他得知广州陈联泰号能修理安装机器时,便与之合作,由陈启源亲自负责技术指导。于 1873 年,他们将从国外购回的轮船机器全部改装成缫丝机器。当年就在广州属的南海简村开办了全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继昌隆缫丝厂。随着缫丝业在珠江三角洲的迅速发展,缫丝机器的需求不断增加,陈联泰号于 1876 年扩大了厂房,从香港购回洋式车床三台,刨床、钻床各一台及其他工具等,并改招牌为陈联泰机器厂。这时,该厂不仅改造和安装了更多的缫丝机器,而且还修理和制造轮船,由陈联泰之子陈子卿负责技术指导,先后仿造出“江波”号等尖底蒸汽小轮船 7 艘,航行于水位较深的珠江下游河道,“是为广东民营近代船业的先声”。在陈联泰机器厂之后,广州十八甫的广昌隆、龙母街的艺兴、晋源的均和安,都从国外引进了技术和设备,仿制和改装了一批机器,开设了缫丝厂。到 20 世纪初,广州机器制造业已有较大发展,但机器设备及技术仍靠从国外引进。

  机器铸币厂。我国用机器铸币,在光绪八年(1882 年)始于吉林,但用机器大量铸造铜钱和银币,则首推广东。光绪十三年(1887 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准在广东设造币厂,试铸银圆,致电出使英国的大臣刘瑞芬,定购英国喜敦厂“上等机器全副,内参大号造银圆机器 4 架;另镌刻铜钱纹母模 1副,子模 10 副;镌造银圆母模 4 副,子模 8 副;制造钢模所用之钢料,随即购买”,并雇请“洋匠 4 名”。这些向英国定购的机器,于 1888 年底全部运抵广州城东门外的黄华塘(今黄华路)的广东钱局,按英国喜敦厂的设计图式施工。1889 年 4 月 26 日开炉试铸。最初铸造的钱币称为“光绪通宝”;1890年开始铸银币,分一元、半元、式毫、一毫、五分五种。银币一面铸“光绪元宝”,一面铸蟠龙纹,俗称“龙银”。

  织布纺纱局。它是由两广总督张之洞于 1888 年在广州筹设的官办企业。张之洞面对“洋布消流日多”的状况,为与洋布竞争,便多次致电出使英国的大臣刘瑞芬,购买英国织布机 1000 台,“照配纺纱、染纱、轧花、提花各项机器及汽炉、锅炉、水管、汽管、机轴等件”,“机器分五次运粤,十三个月在伦敦交清……建造厂屋,占地纵横约八十丈;拟在(广州)河南购买填筑……”这间官办织布纺纱局未开办,因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而迁至湖北,名为湖北机器织布管局。

  冶炼业。两广总督张之洞为“杜外铁之来”,挽回“以银易铁”之弊,于光绪十五年(1889 年)三月十八日,致电出使德国的大臣洪钧,提出“急需上等良师二人,皆善测矿苗兼晓煎熔者,优其薪,久其期……如有大效,酬以重金,许以奏奖,务须学精名著”,适者即聘来穗。同年八月二十六日又致电出使英国的大臣刘瑞芬,“与英国谐塞德公司铁厂订定熔铁厂大炉二座……炼熟铁炼钢各炉压板抽条兼制铁路各机器……分五次运粤,十四个月交清”。张之洞择定“省城外珠江南岸之凤凰冈”建厂,因他于同年九月调任湖广总督,原订英国炼铁机器也移运湖北,创办汉阳铁厂。

  造纸业。近代广州地区造纸业的技术设备也是从国外引进的。广州地区南海盐步水藤乡商人钟星溪,于光绪八年(1882 年)集股创办的宏远堂造纸厂,是广州地区近代最早的一家民营造纸厂,资本银 15 万两。机器设备及技术是从英国爱丁堡柏川公司(Bertrom & Son)引进的。在监造师霍斯堡(Hors ourgh)与工程师葛列森(Grierson)的监督下安装起来。香港的约翰斯顿(A.Tohnston)任工程顾问……工厂预计雇佣工人约 100 人……还雇用了几个以前曾在美国造纸厂中工作过的中国人。该厂于 1890 年正式投产,日产纸张 62 担,称“宏远堂纸”,也叫“西洋纸”。1905 年该厂改为官商合办,更名为增源纸厂,辛亥革命后复为商办,由港商李石泉等合资经管,改名为绵远堂纸厂。

  士敏土厂。张之洞督粤期间(1884—1889 年)在广州河南设有士敏土厂,当时用干法制造士敏土,生产方式极为落后。为适应建设需要,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创设了广东士敏土厂,全部机件由督署洋务委员温宗尧通过德商礼和洋行,向德国克虏伯厂订购,买进陈旧的德国制士敏土机器全副、切红砖机器全副、造木桶机器全副。炉窑、土仓、地基等建筑物,则由英商兴华洋行承造。宣统元年(1909 年)一月开始制土,雇用德国人为工程师。至民国五年(1916 年)为节约经费,才将洋工程师辞退。

  作者:方忠英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