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变革的当代大师——林风眠与他的画

2023-02-17 来源:本网

  林风眠(1900—1991年),广东省梅县人。我国当代著名画家,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和拓荒者之一。早年留学法国,先后在里昂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攻读雕塑、油画专业。他以独立特行的美术天赋、勇猛精进的求索精神,深入体悟西方美术的新奇表现与审美精髓,西为中用,以其开拓革新的精神,开创了迥异于古人的崭新画风,成为融汇中西、凸现民族精神的杰出美术家。林风眠是公认的20世纪不可或缺的中国美术大师。

生平

  启蒙时期(1900—1919年)

  林风眠原名凤鸣,1900年11月22日生于广东省梅县西阳白宫镇一个叫阁公岭的小山村,祖父林维仁是石匠,父亲林伯恩继承家传石匠工艺,还能书画。母亲叫厥亚带,有少数民族血统,十分勤劳,却很命苦。

  林风眠8岁以后,入本村立学堂读书,接受传统教育,并在父亲指导下临摹《芥子园画谱》。15岁考入梅州中学,是梅县当时最好的一间学校。在校期间,林风眠跟擅长传统绘画书法的美术教员梁伯聪学习,颇得老师赏识。林风眠还喜欢文学,与后来一同留学成为知名艺术家的同学林文铮等组织了“探骊诗社”,学习传统诗文。林风眠后来的生动流畅的文字能力,绘画中表现出来的诗情、想象力与创造意境的能力,都是与这时期的文学修养分不开的。

  负岌留学(1920—1926年)

  1919年12月28日,林风眠乘船赴法国勤工俭学,同船的还有林文铮、蔡和森、向警予、李立三等。经过一年多的法文学习,1921年4月,林风眠与同学李金发一同考进第戎美术学院,师从院长杨西斯,很受器重。半年后又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柯罗蒙工作室学习。柯罗蒙是学院主义画家,林风眠跟他学到了扎实的写实技巧,但一度“沉迷在自然主义的框子里”,杨西斯知道后,告诫他要扩展所学,回过头来,从东方艺术中吸取营养,尤其要重视中国民族艺术的研究。他听从了这一劝告,开始出入于巴黎各大博物馆参观临摹,所去最多的是东方博物馆和陶瓷博物馆,在炫目的色彩中蓦然回首,从而奠定了其中国画变革的基础,迈出走向大师的第一步。1923年春,游学德国,此时德国正盛行表现主义艺术,其特点是夸张的变形、强烈的色彩、张扬的情绪,这给了年轻的林风眠以激发和启示。1923年末回到巴黎,继续学业。1924年初,与留法同学刘既漂、林文铮、李金发等共同组织“霍普斯会”,即海外艺术运动社,正式打出融合中西艺术的旗帜。这一时期是林风眠的第一创作高潮,创作了大批油画、彩墨画,其代表作《摸索》就是此时的杰作。这是一幅具有象征倾向的群像,描绘西方文化艺术名人对世界人生奥秘的探索,此画尺幅巨大,高2.4米、长4.5米,采用粗简的方法,直接借鉴中国的写意画和西方的表现主义艺术,这幅作品“仅用一整天完成,一气呵成”,令人惊叹。这时期的作品可以看出林风眠对绘画的哲理性主题和象征方法深怀兴趣,把具体的视觉描绘和哲理式的文字标题实际结合起来,赋予中国式的花鸟动物形象以明显的喻意性,构筑一种象征性意象。

  从北京艺专到杭州艺专(1926—1937年)

  1926年2月,林风眠回到上海。由蔡元培推荐担任国立北京艺专校长兼教授。奉系军阀入据北京,林风眠倡导的艺术运动被扼杀,他愤而辞职。时值蔡元培在南京主持大学院,聘他为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并负责筹办国立艺术院事宜。1928年,国立艺术院在杭州西湖之畔建校,林风眠任院长,不久,艺术院改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林风眠改任校长,直至1938年。在这13年中,他先后主持了当时全国仅有的两所国立艺专,把主要心血用在艺术教育和艺术运动上,培育了许多新兴艺术尖子,后来成为中国画坛灿烂的群星:有李苦禅、李霖灿、刘开渠、赵无极、朱德群、王朝闻、吴冠中、李可染、彦函、罗工柳、席德进等。在教学和教务之余,创作了许多作品,这些作品以油画为主,也有水墨画,他还写了20余万字的论文、译文,力图从教育、理论、创作三方面推进美育和中国的艺术改造。能集中体现他的思想情感的,是油画《民间》(1926年)、《人道》(1927年)、《痛苦》(1929年)、《悲哀》(1934年)等作品。

  战乱时期潜心探索(1938—1949年)

  1938年,日军侵略战火烧到西子湖畔,他的大批油画被毁。艺专内迁、合并后,他被迫辞职,伏居于重庆南岸,默默作画,探索新的方法,实验新的题材、新的创造、新的笔法,迅速地用大笔挥洒,几分钟一幅,一天画上一百幅是常事。这时期的探索题材有花鸟动物、风景、人物三大类,并开始画美女水墨画。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林风眠身历迁徙、并校、学潮和辞职,辗转浙江、江西、湖南、香港、越南、云南、贵州之后到重庆,从艺专校长变为普通的“闲人”,他变得成熟,扩展了眼界,有充裕的时间画画,也更加孤寂。战争改变了他的生活,但并没有改变他的艺术观念和探索目标,他一心作画,探索的孤独性不可避免。这一时期的艰苦探索,孕育了包括花鸟、风景、静物、仕女和戏曲人物各类题材的“林风眠格体”,尽管还不成熟。

  独居上海与“林风眠格体”的成熟(1951—1977年)

  1951年,林风眠以身体不好为名请假离开杭州,回到上海,第二年正式辞职,从此,他不再面对学生和公众宣传自己的艺术主张,一切都按自己的意志和心情,在一个相对私秘的空间里思考和创作。但他失去工作也就失去固定工资,自己与法籍夫人的生活需求只能靠卖画所得,而买主大体只有在上海的外国友人。1956年,法籍夫人和女儿女婿移居巴西,林风眠从此开始独居生活。“文革”期间,林风眠被抄家,并受到批判,好友傅雷夫妇双双自尽。惊恐之余,他将数十年积累的作品撕碎、浸湿,从抽水马桶冲掉。1968年,他被捕入狱,被关押4年之久。拘捕的原因不是因为画,而是因为他在留法期间认识周恩来,和其学生邓洁(原轻工业部副部长)的所谓“叛徒问题”,以及他与外国朋友的交往。1972年12月,在周恩来“过问”下释放回家,又开始作画。从50年代至70年代,林风眠融合中西艺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是仕女、戏曲人物,还是花鸟、静物、风景作品都具有高度的创造性,“林风眠格体”成熟了,成为20世纪绘画独具一格的艺术景观。这是他始终坚持为艺术而艺术和为社会而艺术的统一原则的结果,到了今天,才更显出其深刻的意义。遗憾的是,林风眠在“文革”中毁掉了大量的作品,许多丰富灿烂的艺术精品只能存于想象了。

  晚年定居香港(1977—1991年)

  1977年,在同乡叶剑英元帅的帮助下,林风眠获准出国探亲,最后定居香港。同年其义女冯叶也移居香港。冯叶是林风眠学生、著名建筑家冯纪忠的夫人席素华的女儿,从小认林风眠为义父,并跟随林学画。冯叶来港,承担起照顾林风眠生活起居和艺术助手的重任,也给年近八十的老画家带来蓬勃的朝气。这时的他除了三四十张旧作,几乎一无所有。为了自己的生存和远在巴西的夫人的生活费,他只能靠卖画为生。他一边应收藏家和画廊之约作画,一边凭追忆重画“文革”被毁的画作。这时的他已近耄耋之年,但艺无止境,“林风眠格体”还在变异和超越,真正体现了一个艺术大师的风范。他的作品呈现出粗简、豪放、强烈和一定程度不和谐的特质,表现性空前增加。造型趋于任意和纵意,形式处理更加放胆,大笔触增多,细节绘画减少,不讲究色调的微妙,而代之以强烈的对比色,表现更广阔、强烈、激愤、壮美,也更具中国特色。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倾向形成高潮并臻顶峰,其最具代表性的是戏曲人物、风景画、裸女画,尤其是《人生百态》《噩梦》两组系列画,以及黄山风景。

  1991年8月12日,林风眠因心脏病并发肺炎,病逝于香港,享年91岁。

  艺术成就

  林风眠作为20世纪中国不可或缺的艺术宗师,是有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成就的。

  首先,林风眠是一个讲求彻底性的美术思想家。他在回答“美术是什么”的时候,往往把现象还原到原始点。因此,他对艺术本质的理解,高出普通艺术家许多。他认为“艺术之原始,系人类情绪的一种冲动,以线形、颜色或声音举动之配合以表现于外面”。宗教与艺术在对待情绪上,采取相反的方向和方法。宗教强调流动变化的情绪于固定的假设和信仰之中;艺术则适应情绪流动的性质,寻求相当的形式实现理性与情绪之调和,这种对艺术本质的理解,正好与蔡元培主张的以美育代替宗教之说相合。因此蔡元培推荐林风眠出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又委任他为自己主政的大学院下属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主持筹建国立艺术院(中央美术学院前身),从而使之成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和拓荒者,这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心灵的回应。

  林风眠具有非常充分的开放性、兼容性和探索性的美术史观。他认为“一个民族文化之发达,一定是以固有文化为基础,吸收他民族的文化,造成新的时代,如此生生不已的”。他把中国绘画史分为三个时期:(1)佛教未输入以前的绘画倾向于图案装饰,状貌图形,以及标记意义的时期;(2)汉末魏晋六朝至唐宋时期,受佛教造像设色的影响,充分发挥曲线的“美与生”,即富有美感和生命感而气韵生动的时期;(3)元明清摹仿因袭前代成法的时期,他称之为“六百年来中国绘画史上的黑暗时期”。这表明他是推崇魏晋唐宋的画而推崇魏晋唐宋,实际上是推崇绘画艺术以开放求变革的模式。因此,他认为中西的绘画的融合,只能选择汉魏六朝唐宋时期富有美感和生命感而气韵生动的特质,与西方现代美术的光影色彩结合才能做到。

  林风眠对中西艺术优势长短的辨析和在兼融中超越的意识,达到很高的境界。他认为西方艺术既入乎其里成为名家,又出乎其表而斐然成为大家。对比了西方与东方的艺术,他认为,西方艺术形式上之构成,倾向于客观的一方面,常常因为形式过于发达,而缺乏情绪之表现;东方艺术形式上之构成,倾向于主观的一方面,常常因为形式过于不发达,反而不能表现情绪上之所需求,把艺术陷入无聊时消遣的戏笔。正是有这种美术理念指导,他的探索创新才显得左右逢源,举重若轻,潇洒俊逸,把西方光色的精微与东方线条的灵动融为一体,产生出扣人心弦的生命体验。

  林风眠在融合中西艺术过程中还创造了特别的艺术形式,概括起来:

  一是方纸布阵。林风眠大多数作品都是方的。方形横直平衡,具有静态特征。这也与林的追求相一致:强调绘画性而淡化文学性,多用焦点透视而不用或少用散点透视,喜特写式近景描绘而不喜欢全景式大场面,重平视构成而不大看重纵表现。方形平面较难取巧,但可溶性大,构图多变,更能发挥想象技巧。

  二是彩色诗的意境。中国传统水墨画讲究笔墨,西画讲究光色,如何融合两者是个大难题。林风眠力图引入西方绘画的光色方法,以丰富中国画的表现力。他把西方重体量和光色两种方法加以调和,把传统水墨的黑白只作为黑颜料使用,并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进行不同的处理。因此,林风眠的绘画中,色彩的多样统一是极重要的品质,并极善于用互补统一的色彩,从而产生一种对比强烈的感觉,造成张力和视觉冲击,表现出生命动态与戏剧性对抗,有一种强烈的色彩的诗意味。

  三是灵动的线条与心灵的造型。林风眠的画极重视线条,简洁、准确、有力,有极深厚的功力。据看过他作画的学生说,晚年的他,勾勒线条仍快如闪电。在造型上,林风眠不特追求写实主义的三维空间幻想,而强调通过对自然形体的简化,更多地表现内在的感受。因此,从他的画作中可以看到汉唐式“流动如生”线描的作用,看到民间剪纸、皮影造型的影响,可以看到马蒂斯、莫底格利阿尼式人物姿态的痕迹。

  1979年,林风眠画展在法国巴黎开幕,法国塞尔路努西博物馆馆长在《林风眠画展目录》的序言中写道:“半个世纪以来,在所有的中国画家中,对西方绘画及技法作出贡献的,林风眠先生当为之冠。毫无疑问,从1928年起,他就认为自己要致力于‘融合东西方精神的协调理想’。”

  林风眠是当代的美术宗师,也是客家文化流动开拓、革新求变品格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探索性和进取性的先锋。

  作者:刘晨雁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