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爱国先驱者——丘逢甲

2023-01-30 来源:本网

汤国云

  宰相有权能刈地,孤臣无力可回天,

  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

  卷土重来未可知,江山亦要伟人持,

  成名竖子知多少,海上谁来建义旗?

  这是近代爱国先驱、抗日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在抗日保台兵败离台时写的《离台诗》,诗中发泄了他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不满,表达了他要重举义旗,收复故土台湾为统一祖国大业竭尽全力的雄心壮志。

  东宁才子志气豪

  丘逢甲(1864—1912 年),名秉渊,字仙根,清同治三年(1864 年)出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一位教书先生的家里。逢甲出生那年正是甲子年,父亲龙章极之高兴,想起了延平郡王郑成功也是甲子年出生的,而今我也喜逢甲子,就给他起了个“逢甲”的名字。

  逢甲自幼天资聪颖,4 岁随父读书,6 岁能诗,7 岁能文,到 12 岁时已能熟读四书五经,背诵不少唐宋诗词。14 岁应童子试,获全台第一名,赴考时,主考官丁日昌看他年纪最小,询其名曰逢甲,即以“甲年逢甲子”令对,他随口应道:“丁岁遇丁公”。又令作台湾竹枝诗,逢甲日呈百首。丁日昌大为赞赏,赠以“东宁才子”印一方(东宁,台湾的别名),并让他住在抚署阅读藏书。光绪十四年(1888 年)赴福州应试考取举人。次年春,年仅 26 岁的丘逢甲赴京会试,考取三甲进士,被钦点为工部虞衡司主事。但他却不想做官,没有留京就任工部主事,却告假省亲,回到台湾从事教育和修志工作,曾主讲于台中“宏文书院”、台南“崇文书院”,嘉义“罗山书院”。他改革八股,教授文艺兼讲中外历史,鼓吹维新的进步思想,表现了他爱国爱民的崇高情操,誉满台澎,名噪一时,成为当时士大夫中富有影响的人物。

  高举义旗卫宝岛

  丘逢甲少年时就很有志向和抱负,“毅然以天下为己任”。1894 年,中日战争爆发,平素关心国家大事的丘逢甲深为战局的前途而担忧。甲午战争失利,旅大沦入敌手的消息,使他预感到台岛正面临强敌入侵的危难。于是,他奔走呼号,以“守土抗倭”为号召,呼吁台湾同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招募台湾青年,组织民军,自己带头变卖家资以充军费,动员成年的兄弟子侄入伍。在他的宣传鼓动下,很快募集了义军 160 余营。他任义军统领,对义军“晓以大义,动以厉害,勤加训练”,使义军战斗力很快提高。

  1895 年 4 月 17 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本与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割台湾等地于日本。消息传来,台湾人民非常愤怒,“聚哭于市,夜以继日”。丘逢甲得知《马关条约》的具体内容之后,悲愤交加,当即咬破指头,用鲜血书写了“抗倭守土”,随后召集绅民数千人集会,联名向朝廷要求废约抗战,三次刺血上书清廷。昏聩无能的清政府,惟恐台湾抵抗会连累朝廷,不但置台湾 3 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和几百万臣民于不顾,而且急诏守土官兵早日撤回,并派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与日军办理交接事宜。逢甲怒不可遏,悲愤地说:“清廷与吾台民恩义绝矣。”“台湾者,吾台人之所有,何得任人私相授受?清廷虽弃我,我岂可复自弃耶?”表示“桑梓之地,义与存亡”“誓不从倭”,怒斥“清廷失人心,何以治天下?”他挺身而出,联合一批爱国绅士主张保卫台湾,抗击日敌。此议一出,立即得到台湾人民的热烈响应,台湾的青壮年纷纷参加义军。于是,丘逢甲和其他爱国将领一起,率领义军开展了抗日军侵台的斗争。

  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上抗倭保台力量内部发生内讧,致使台北不战而陷敌手。当台北告警时,在台中的丘逢甲立即亲率义军北上驰援。但在途中,台北已告失守,只好折回,另作保卫台中的部署。日军占领台北后,继续沿铁路南下,在新竹地区与义军相遇,丘逢甲率义军与日军血战 20 余昼夜,大小 20余战,敌军受挫。然而,义军虽英勇,怎奈日军兵精粮足,武器精良,终于寡不敌众,义军伤亡惨重。丘逢甲也在战斗中负伤。在这严重的情况下,丘逢甲主张联合台湾山胞,据山死守,与台湾共存亡。又因道路已为日军封锁,无法成行。于是,丘逢甲再次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统领谢道隆谏曰:“台虽亡,能强祖国则可复土雪耻,不如内渡也。”丘逢甲在部属忠言劝告下,告别亲友,乘木船离台内渡,返回祖国。行前,行色匆匆,满腔孤愤,自命“海东遗民”作《离台诗》六首,交给妹夫张晓峰珍藏,其中有:“英雄退步即神仙,火气消除道德篇。我不神仙聊剑侠,仇头斩尽再升天。”这些诗作悲愤地痛斥了清廷的卖国罪行,表达了他矢志收复国土台湾的决心。苍凉慷慨,感人肺腑。

  教育报国兴中华

  1895 年秋,丘逢甲内渡之后,定居于原籍广东镇平县(今蕉岭县文福乡)淡定村,自建“心泰平草庐”名为“培远堂”,自题门联“培栽后进,远继先芬”;堂侧两厢命名为“念台精舍”和“岭云海日楼”,时以雪耻复土为念,改次子琮为“念台”,以收复台湾为职志。他看清朝廷的黑暗腐败,外侮日侵,认为振奋民气,开发民智,培本荣枝,乃当务之急。他抱定“能强国则可复土雪耻”,认为“欲强中国,必以兴起人才为先;欲兴起人才,必以广开学堂为本”。于是他决定以己之长,走教育救国的道路,“从头整顿旧山河”。起初,他受聘主讲于潮州韩汕书院、潮阳东山书院、澄海景韩书院,后转而致力于创办新学。在他考察南洋募集资金回来后,即于 1901 年,联合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汕头成立岭东同文学堂,以欧西新法教育青年,以革命维新鼓励士气,开了粤东民办学校的先河。他要求青年人学以致用,不要死读书,希望他们“树捍卫国家民族之勋业耳”,鼓励青年人出洋留学,深入实际研究西方的富强之道。由于办新学,革新教育,吸引了岭东各地许多有志青年和大批仁人志士,如姚雨平、林修明、邹鲁等均受教于丘氏门下。丘逢甲看到青年茁壮成长,感到无限欣慰,他在赠谢生诗中写道:“神州大陆殊可哀,纷纭老朽无人才。眼前突兀少年在,令我郁郁心颜开。”

  丘逢甲不但在汕头办学,而且在家乡也先后创办了镇平初级师范传习所及东山、员山“创兆”学校,在此同时,他还委派门人弟子到外地创办新学。1906 年,他把镇平初级师范传习所转为镇平县官立中学堂。

  丘逢甲创办新学,成绩卓著,受到社会的好评和政府的重视。两广总督岑春煊于 1906 年聘他任两广学务处视学及广州府中学堂监督。不久,又被拥戴为两广方言学堂监督。1908 年为教育界同人推举为广东省教育总会会长,并受聘两广学务公所议绅,成为广东省最有声望的教育家之一。

  诗界革命之巨子

  丘逢甲又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诗词创作极丰,世传其诗有万首。丘逢甲虽然远离了故乡台湾的火热斗争,心却时刻在惦念着台湾人民。为了不忘故乡台湾,为了牢记复土雪耻的大志,他勉励家人为收复台湾尽力,他在《春愁》诗中写道: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毕生致力台湾回归祖国,他一再写诗勉励、叮嘱故乡人民要记住自己是炎黄子孙,他在《十四夜月》一诗中,又写下了一首气势雄浑,波澜壮阔的诗篇:

  四万八千户,将完玉斧功。

  看成地球椭,摄起暮潮雄。

  势已群星避,光先四海同。

  山河终一统,留影大瀛东。

  诗人视野广阔,极目世界,看出了台湾人民的心愿,也看出了整个地球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他坚信台湾回归祖国是迟早的事,祖国的统一大业终有一天到来。丘逢甲写了大量的怀念故土亲人,渴望早日光复台湾,气势磅礴,雄强激厉,充满爱国感情的诗篇,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显著地位,被梁启超称为“诗界革命之巨子”。

  投身革命赞助民国

  1905 年同盟会成立后,丘逢甲逐渐转变其变法维新立场,日益同情、靠拢民主革命。在友人和学生的推动下,他会见了伟大的爱国者、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作诗盛赞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为“横纵海外灌海内,已似洪流不可绝”。他自我期许:“大九州当大一统,书生原有觉民权。”并号召粤籍巨商筹款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1908 年被推为同盟会岭东盟主。1909 年,广东省咨议局成立,被举为议长并受聘为两广总督公署议绅。丘逢甲利用有利条件,以教育为掩护,积极支持姚雨平、朱执信、邹鲁等人的革命活动,有时,甚至以咨议局作为革命志士活动的据点。1910 年,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均告失败,牺牲甚大。丘逢甲利用自己的政治地位,积极庇护被追捕的革命志士,使之免于难。

  辛亥武昌起义成功,丘逢甲深受鼓舞。写了“中国睡狮今已醒,一吼当为五洲主”等热情歌颂辛亥革命的诗篇,并认为“洗雪国耻,恢复失土,可指日计”。此时,他不顾个人安危,积极策动广东独立,广东军政府成立后,丘逢甲担任了军政府的教育司长。1912 年元旦,丘逢甲被推举为出席南京组织中央临时政府成立议会的广东的代表之一,被选为参议院参议员。眼看国家复兴,恢复故土有望,他心倍振奋,自谓“内渡十七年,无若今日快心者”。

  正当革命旗开得胜,举国欢腾的时候,丘逢甲由于连年为国事奔波操劳,肺病复发,且并发严重肺炎,数次吐血,不得不怅然南归。及抵蕉岭山居,已行动困难。1912 年 2 月 25 日,丘逢甲这位忧国忧民,致力祖国统一事业的爱国志士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 49 岁!临终前,仍念念不忘故土台湾,嘱咐家人葬须南面,“吾不忘台湾也 !”

  回顾丘逢甲的一生,他确实不愧为我国近代史上一位革命先驱和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杰出的诗人、成绩卓著的教育家;他既是一位抗日保台的无畏战士,又是一位渴求祖国统一,为振奋民心操劳的爱国赤子。当民主革命潮流风起云涌的时候,他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从维新立场转变到革命派方面来,为掩护革命党人,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他创作的诗篇,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震撼着沉闷的诗坛,为“诗界革命”带来了一股洋溢着爱国情怀的新风,时至今日,仍有积极意义。总之,丘逢甲为振兴中华,保台复台奋斗了一生,他的爱国思想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