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历史文化的主要开拓者陈元光

2023-01-30 来源:本网

  贝闻喜

  自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上说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后,近千年来人们都以为潮汕的文化教育,皆自韩文公开始。这一过分推崇韩愈来潮历史功绩的说法,近世已为许多史学界专家所否定。饶宗颐先生所作《潮人文化传统和发扬》的专题讲座中明确指出:“这一点殊为不确。”郭伟川先生的《韩愈贬潮前,“潮人未知学”辩》,也认为韩愈来潮之前,唐代经历了 11 位潮州刺史,其中不少还是大有来头的饱学之士。不能将前人治潮之功毕集于仅治潮八月的韩愈一身。笔者除了赞同上面的说法外,还要特别介绍潮汕历史文化另一位主要开拓者陈元光。

  陈元光是唐高宗时的名将、政治家和诗人。他自15岁(671年)来潮至56岁,比常衮来潮(780 年)早 109 年,比韩愈(819 年)早 148 年。他留居潮州、漳州共 41 年,比常衮、韩愈治潮时间长得多。陈元光身经百战,多次平定潮州贼寇之乱和畲汉纷争,促进民族团结,安定社会秩序,发展潮州经济,传播中原文化,举家世代立籍于潮、漳,繁衍后代,为了保护潮州免遭寇犯,竟献出了他的性命。

  陈元光的籍贯、家世考

  陈元光的籍贯究在何处,至今仍争论不休。

  据顺治《潮州府志·人物部·陈将军传》载:“陈元光揭阳人,父政,屡立武功。元光善用兵,有父风,历官鹰杨卫将军……”《广东通志·卷292·列传·陈元光》载:“唐,陈元光,揭阳人……”这些省、府志乘都言之凿凿地称陈元光为揭阳人,并为之立传。但是翻开历史,我们知道揭阳自晋代已改置义安郡,后又改为潮州,唐时已不复有揭阳县的建置。(现揭阳是宋绍兴八年才复置的)但为何省、府志乘却称陈元光立籍为揭阳人呢?

  我们知道古揭阳是由秦戍五岭而得名。据乾隆《揭阳县志》载:“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 年)。发兵五十万,命任嚣、赵佗南平百越,置揭阳为戍守区。秦亡,赵佗于公元前 204 年自立为南越王,任史定为揭阳县令。

  疆域包括现在的汕头、潮州二市八县及程乡(今梅州市区大部分县)、江西宁都以南及福建闽南数县,隶南海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 111 年)武帝发兵十万平南越,仍置揭阳县,属南海郡。晋咸和六年(331)改隶东官郡。晋安帝义熙九年(413 年)以原揭阳地立为义安郡,辖五县:海阳县(今潮州市及揭阳、揭西、澄海、饶平),潮阳县(今潮阳、普宁、惠来),义昭县(今梅州市大部分县),海宁县(今福建的龙溪一带),绥安县 (今福建漳浦、云霄等县)。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 年)废义安郡置潮州,隋大业三年(607 年)罢潮州复义安郡,唐武德四年(621 年)再废义安复潮州。唐太宗贞观三年属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隶福建经略使,后又隶岭南道。按上述史料看,从秦建揭阳至晋义熙九年分揭阳置义安郡止,历经 627 年之久,尽管古揭阳已废多时,但改郡相当长时间之后,人们的习惯称呼不变,仍以揭阳作为义安或潮州的惯称,特别是陈元光祖孙数代皆在原揭阳地域的义安(潮州)为官、定居,人们习惯沿用旧称,说他“立籍揭阳”是有道理的。就是比陈元光晚来潮州 148 年的韩愈,在他《别赵子》一诗中还写着:“我迁于揭阳,君先揭阳居。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余”的诗句。甚至到了宋代的王安石,在他《送潮州吕使君》一诗中还写道:“韩君揭阳居,戚嗟与死邻。吕使揭阳去,笑谈面生春……”一样,仍把揭阳作粤东至闽南一带的惯称。

  那么,地方志所载陈元光为揭阳人,究竟所指何处?查遍地方志乘,唯有《丰顺县志》有较详的记载。《丰顺县志·人物传》从陈元光的祖父陈洪 (一些方志作陈克耕或陈犊)记起谓:“隋,陈洪,八乡贵人村人。先世家颍川,隋任义安丞,因居留八乡贵人村遂为揭阳人……”(丰顺原属揭阳县)该志又载:“今考贵人村、贵人山在八乡境、旧属揭阳蓝田都,由飞泉岭经石子溜至贵人村凡六十里。”据《方舆记要一统志》称:“古蓝田隘,一名石崆飞泉径,置石马营,自秦汉迄隋,为南北通道所必经,谓即秦戍守五岭之最南关隘,是陈洪所居。于隘内之八乡贵人村,实扼南北通衢也。贵人山高四千余尺,跨揭阳、五华两县界,亘百里。贵人村以山为屏,形势雄伟,为八乡中之最大村,居民向以陈、许、魏姓族为大,自昔以剽悍著称。”八乡贵人村既是南北交通要道和险要的关隘。陈洪作为一位担任保卫边塞职责之义安郡丞,长期镇守这里并携眷来此定居以至生儿育女是完全可能的,元光的父亲陈政兄弟可能就在这里出生并度过童年生活的。笔者认为“立籍揭阳”之说据此。

  陈洪先世家颍川,在隋时他由北方南来任义安郡丞。隋末,天下大乱,群雄蜂起,据《韩山名贤世家许氏族谱序》载:“……克华愤朝廷殃职,家世中衰,遂与诸豪起于汜水,事郑主世充。充败,偕陈克耕赞唐李世民征讨临汾等郡,事定,论功封宣威将军。子陶,总章二年以父职同陈政平潮、泉之寇;陶子天正副政子元光削平蛮獠,开创漳州……”又据美国源流出版社 1986 年 8 月出版的《王启史志文集》载:“陈政父从唐太宗攻克临汾等郡,立有军功。陈政本人在唐高宗时也立有军功,官至广州扬威府玉钤卫归德将军。”据此可以知道陈洪是在隋末唐初时趁天下纷争,即举家北上,与许天正之祖父许克华辅佐李世民平定天下。此后可能因年老回河南老家。至唐贞观二十七年(653 年)卒。唐高宗总章二年,因潮、泉一带畲族与汉族纷争不息,边民不堪其苦,纷纷奏请朝廷派兵靖边。朝廷以陈政刚果有为,又因其曾随父驻过义安(潮州),故委以岭南行军总管,率军进潮,镇守绥安(今云霄县)。陈元光也于 15 岁时第二批援军进潮随同其祖母、伯父来潮,自后即世代定居漳州。据乾隆《揭阳县志》载:“陈元光,先世家颍川……”

  那么颍川在哪里?这里是否就是陈氏的籍贯呢?

  颍川,郡名,秦王政十七年(前 230 年)以颖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禹县)。据《后汉书》载:“陈、汉桓帝时,太博陈蕃与窦武合谋诛灭宦官,事泄被曹节、王甫所杀,诛连宗亲陈实(太丘长)和陈翔(御史中丞)入狱。”陈实后遇赦在颍川传衍后嗣。有人以陈洪为陈实后代,但陈实居颍川到陈洪时约有500 年之久,且陈洪经常南征北讨,颍川至多只是他远祖的籍贯而已,且今日禹县又没有可资考证的史料根据,故颍川之说,笔者以为不能成立。

  又从万历《漳州府志·陈元光传》所载:“陈元光,其先河东人,后家于光州固始县。”所谓河东人的出处,可能是以该志所载的下面一段故事为据:“陈政与魏母联合打败蛮獠,屯御云霄镇时,曾渡绥安溪,捧溪水而饮,并深情地对人说:“此水如上党之清漳……”后人遂以为陈政籍贯是在黄河以东的山西上党人,并将新成立的州命名漳州,江名漳江。据台湾《光州陈氏始祖世系生卒之佥》记载的大意是:“陈欲得,字果仁,子克耕(即陈洪),当隋唐纷争交替时期,征战频仍,在晋南淮北之河东一带征战经年,且传在漳河附近之曲城(今河北西部之曲阳,为唐初名相魏征之家乡)配了魏征之妹魏箴为妻。(卒葬云霄半径山,今有遗墓)。笔者认为按陈洪之年龄推算,他与魏箴结婚的时间应是在隋代陈洪任义安郡丞之前的青年时期。隋末唐初,天下大乱,他即举家北上重到河东参加征战的。大概因有这段戎马生涯,才有“先世河东人”之说。漳水原名清漳,参阅《汉书地理志·上党郡》载:“这一带古为河东域。”是陈洪青年时曾在这里参加征战的地方,也是魏氏夫人的家乡,但却非陈洪本人的籍贯。

  此外,再据《漳州府志·陈元光传》所载:“陈元光,其先河东人,后家于光州固始县。”现先谈固始县,固始在河南东南端,西汉置蓼县,南朝宋移置固始县。故址在今安徽临泉。《固始县志》载:“永嘉之乱,中原士族林、黄、陈、郑四姓先入闽。闽人称之为固始人。”唐末王潮、王审知兄弟也由固始入闽。由此人们便以为陈元光的籍贯也是固始了。但作为一方之全史的《固始县志》却无有关的记载。而比陈元光晚期入闽的王潮、王审知兄弟的事迹则作了详细的叙述。故也不能断定他的籍贯为固始人。剩下一个光州(弋阳)的问题。

  光州,州名,南朝梁置,治所在光城(今光山)。唐太极元年(712 年)移治定城(今潢川县)。唐大业及天宝至德时曾改光州为弋阳郡,据《光州志·忠义列传》载:“陈元光,弋阳人。”该志《士贤列传》载陈元光嫡孙陈酆传:“先世弋阳人,天宝六年举秀才,授辰州宁远令。在京见李林甫、杨国忠柄权,无意仕进,访弋阳旧第,川原壮丽,再新而居之数年。”这里从侧面说明陈元光世家旧第在弋阳。《光州志·宦绩列传》又载元光曾孙陈咏云:“授光州司马,寻加本州团练使。咏子章甫,举明经,贞元十九年转光州司马,代父本州团练。元和十二年咏卒,章甫扶柩归葬漳州。”明万历初,漳州举人陈华,任光州太守,勤政惠及百姓,《光州志》为立列传云:“……其先人元光,本州人,有功唐代,世居闽。华始居于闽,视光州之士绅黎庶犹其亲姻比堂也。”陈华在其先祖元光卒后九百余年到光州为太守,还在光州学宫之左建造一座纪念陈元光的“广济王祠”。《光州志》以上所载的人和事,应该说是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光州——弋阳——潢川,同为一地,就是在淮河平原,进入大别山区交通要道,豫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为南北兵争重地的今天的潢川县。

  陈元光开拓潮州历史文化的主要功绩

  这里所说的历史文化,是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辩证关系来说,而不是狭义的孤立的就文化谈文化。为此,让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陈元光对潮州历史文化的重大贡献。

  (1)多次平定贼寇对潮州的侵扰和畲汉纷争,以自己的生命保护潮州。

  秦汉置揭阳县后,一批批的汉人自中原迁来,开辟荒原,创建家园。与从外地向这里过流动生活的畲瑶等族长期纷争不息,汉人及驻军经常受到畲族的侵袭。由于戍边的将官无能,致战乱长期迁延不息,边民无法安生。唐高宗总章二年(669 年),聚居于潮州、泉州等地的畲、瑶又骚乱为害,地方向朝廷求援,请派兵靖边。时陈政在广州扬威府授归德将军。朝廷以为陈政刚果有为,又因其曾随父驻义安郡,遂命其任岭南行军总管,率领将校 123 员,府兵 3600 名来潮。当时皇上的诏书写道:“莫辞病,病则朕医;莫辞死,死则朕埋。”就是要他誓死完成平定边乱的任务。陈政率兵经过万水千山到达当时潮州辖地绥安,因初来乍到,倍极艰苦,尚未立定脚根即遭到畲瑶的袭击。因众寡悬殊,只得屯兵固守,表奏请援。朝廷又命陈政两位兄长陈敏、陈敷领兵3000 来援(两次合称 64 姓军)。那时年仅 15 岁的陈元光也随其祖母魏箴及两位伯父跋涉来潮。但因一路蛮烟瘴气、水土不服,很多士卒半路病死,到了浙江江山县,两位将领陈敏、陈敷也相继病殁。一时三军无主,只得由魏母率领来到潮、泉边境,与陈政内外配合,击退畲瑶。合兵一处,自后仍经常混战,少年的陈元光也从此投身军旅生涯(以上见《云霄县志》《漳州府志》)。高宗仪凤二年(677 年)陈政病死,年仅 21 岁的陈元光代领父职,升玉钤卫左郎将。他继承父业,英勇善战,大败畲瑶。时因潮州告急,他又受命进军潮州,直指循州(今龙川),解除这里的寇患。翌年崖山剧贼陈谦攻陷冈州(今新会县),遍掠岭左各地,闽、粤惊扰;潮州畲族首领苗自成、雷万兴也乘机率众向潮州进犯,先陷潮阳,潮州腹背受敌,海阳岌岌可危。陈元光奉潮州刺史常怀德之檄,率军征伐,一举保卫了潮州;永隆二年(681 年)潮寇复起,高士谦之孙高琯(高琔嗣),封申国公,左迁循州司马,受命专征潮寇,复檄陈元光入潮。元光征鞍未卸,又提兵进潮。一路伐山开道,大小经数百战,杀俘贼寇以万计,逼寇投降。自潮至循、拓地千里,保卫了东南疆的安宁。陈元光因平寇有功,被晋升为颍川侯,继任岭南行军总管。当时他写了一首《平潮寇》五言排律,现出版的《全唐诗》只存“参军许天正,是用纪邦勋”两句,但其部将许天正《平潮寇》的和诗:“抱凳从天上,驱车返岭东。气昂无丑虏,策妙诎群雄。飞絮随风散,余氛晌日熔。长戈收百甲,聚骑破千重。落剑惟戎首,游绳系胁从。四野无坚壁,群生未化融。龙湖膏泽下,早晚偏枯穷。”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陈元光平潮寇时的一些情况。

  (2)德威并举,治理潮、泉边境,安定社会秩序。

  陈元光平定潮乱后,又还军驻地,屯垦于云霄山下,以他的部兵为骨干,带领汉、畲等族人民开荒种植,发展农桑,传播中原文化和先进的耕作方法,兴修水利,扶掖商贾,使经过多年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得到复苏和发展。陈元光又改变乃父陈政在世时一套对待畲瑶少数民族滥施杀戮,大事迁徙等高压政策,采取以招抚为主,争取多数,德威并举,提倡民族团结,和亲通婚等。陈元光本人就是娶山越族女子种氏为夫人的。对少数冥顽不灵的为首分子则施以武力镇压,对愿意归顺者则划地安居,让其自治,称为“唐化里”(遗址仍在云霄县境)。陈元光博通经史、诗文,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提倡开科取士,任用贤能。他创办“松州书院”,采用“四书”“五经”等教材,将自己的孩子陈珦送院学习;他和部将许天正、丁儒等经常一起吟诗作赋。他自己著有《吉光集》《玉钤集》《龙湖集》等诗文集多本,虽多已亡佚,但被收入《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二书的就有《落成会咏》《示子珦》《太母魏氏半径题石》《漳州新城秋宴》《晓发佛潭桥》等五首诗作;陈祯祥编《颍川陈氏开漳族谱》和陈有国的《陈氏族谱》收有陈元光五言诗 34 首,七言诗 14 首。这些诗充分表现了诗人爱国主义的情怀,描写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具有唐代边塞诗派的乐观、向上、积极昂扬的精神,这是潮汕历史上最早遗留下来的珍贵诗篇,自然给潮汕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

  自永隆二年(681 年)循州司马高琯专征潮寇,陈元光奉命进潮,打了一场大胜仗后,20 多年无战事。出现了一个和平安定的局面。使潮、泉两州人民得到安居乐业,休养生息,使战乱频仍和荒芜落后的潮、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人物辐辏,文化渐开,帆船如云,鱼盐成阜”的繁荣景象,“境内无烽火之惊,边民咸称乐土”。

  (3)创建漳州,促进潮州经济文化的发展。

  唐以前,闽粤边疆山高林密,交通闭塞,地僻人稀,文化落后,到处荆榛满目,禽兽奔窜。入唐以后,经历年战乱,更是民无宁日,地尽抛荒。弘道元年(683 年),当时任岭南行军总管的陈元光,为了保持这一地区的安定和便于发展生产,经过充分的筹划,于垂拱二年(686 年)上表武周皇帝,陈奏“置建州县以控岭表”的重要意义(《全唐文》卷一六四《陈元光请建州县表》),表中叙述了这里地区的形势及少数民族情况后指出:“兹镇地极七闽,境连百粤,自来极为难治。现元恶已诛,余凶复起,法随出而奸随生,功愈劳而效愈寡。”又指出:“兵革徒威于外,礼让乃格其心。揆诸陋俗,乃由职方久废,庠序不兴。所事者,搜狩为生,所习者,暴横为尚……”他主张从根本上开创州、县,加强良规法治,兴办学校,劝农兴商等办法。表上不久,朝廷便准其所奏,划出当时潮州和泉州部分辖地(潮州划出自现诏安县之东、北的云霄、漳浦、龙溪等县地)。置建漳州,并任陈元光为刺史。诏令以云霄西林城置治所,自后陈元光大展其军事,政治才能,大力发展经济、文化,苦心劳志,孜孜求治,经过 25 年的努力,终将一个争战纷扰、荒芜落后的漳州,建设成为初具经济规模和民族文化交融的州郡。从其部将丁儒作的《归闲二十韵》所写:“好鸟鸣檐竹,村黎爱幕臣。士音今听惯,民俗始知淳。烽火无传警,江山已净尘。天开一岁暖,花发四时春。杂卉三冬绿,嘉禾两度新……”等诗句,可以看出当时人民生产、生活的美好情景和民风民俗的淳朴,军民关系的融洽等和平景象。

  陈元光开创漳州,并不仅是开发了漳州一地,对当时的潮州来说,也直接和间接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一方面,把历来畲汉矛盾尖锐的“火药库”——潮州东境划给漳州,使潮州脱离“多事之境”,从而能够进一步保持境内安定生产的政治局面。第二方面,陈元光建设漳州,治理漳州有一套成功的经验、措施,必然很快就传播到潮州,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潮州经济、文化的发展;第三方面,陈元光率领的戍边部队及其眷属散居潮州各地,并分布到各个部门,他们一贯执行陈元光的靖边政策和号令,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从而传播了中原文化,就连风俗、习惯、语言、音韵等都渗透在潮汕大地,即如今天我们所说的潮州方言,也是由河南等地传来的中原语音与潮州当地土语结合而形成的。因此闽南语系的潮州话,后人都称它为“河佬话”。第四方面,陈元光率领的广大官兵,多数落籍漳州和潮州,经过长期生产与生活上的交往,生男育女,繁衍后代,已与当地居民逐渐融为一体,慢慢地把畲、瑶等少数民族同化在汉族大家庭中。直至目前,潮、漳人民追溯起自己的祖先,多数称自己祖籍来自河南。据《潮州丁氏族谱》就这样记载:“唐,总章二年,丁学道开屯九龙江,与陈政共平潮寇,同政子元光开创漳郡,为本州(指潮州)左承事郎。”丁为河南固始人,与陈政同平潮寇,任潮州官职,并立籍潮州就是一例。1000 多年来不少潮州、漳州人民还大量迁移到台湾及东南亚各国。时至今日,潮、漳及台湾一带的陈、林、黄、郑四大姓,竟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他们的族谱都明确记载着他们的祖先是河南光州人。而云霄县的张、陈、吴、方、汤、柳六姓的族谱都大书特书其祖先是随陈元光入闽的。追根溯源,陈元光的到来,对祖国南疆的开发和繁衍,其影响是极为深远,作用极为巨大的。

  后人对陈元光的崇敬与怀念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 年),正当陈元光准备发挥才干,大展鸿图之际,畲族首领雷万兴、苗自成的儿子为了复父仇,纠集党羽,在潮州复起作乱。陈元光当时虽任漳州刺史,但为了保卫地方安宁,他仍在潮州设有驻军的“行台”,当他接到潮州畲领作乱的敌情后,即亲率轻骑驰赴讨伐。不意岳山一战,竟为敌将篮奉高刃伤腰部殁于军中。消息传开,元光部属及边疆百姓哀号痛哭,服孝送葬;朝廷闻讯,诏赠豹韬卫镇军大将军,诏立庙。唐玄宗开元四年(716 年)追赠颍川侯,赐乐器、祭器,春秋享祀,建“盛德世祀”牌坊以表旌之。漳州各地 人民尊其为“开漳圣王”,以王礼祀之。元光死后,子陈珦代领漳州刺史,在治漳 20 余年中做到“剪除顽梗,训诲士民,泽治化行”。自后数代相继治理漳州。从陈洪、陈政入潮、漳始,至元光及其子孙,直到其曾孙陈漠,一连数代,长达一个半世纪以上,一直致力于潮、漳等地的开发和建设。使潮、漳人民同沐德政。历代在广东、福建许多州、县的地方志上都普遍为之立传颂扬,广大民间更广为建祠立庙,春秋祭祀。今天漳州、云霄等地的 威惠庙、陈王庙等,有陈元光一家数代及部将许天正、马仁等的塑像,长年香火不灭,受万民参拜;诏安也有陈元光夫人种氏的威惠王庙、九落庙,有祭祀元光及其部将的灵侯庙、将军庙。“文化大革命”期间,唯有这些纪念陈元光的祠、庙,由于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保护而完好无损。在清代以前,潮汕民间也有许多地方纪念陈元光的威惠庙的建立。《海阳县志》就记载着潮州西湖山北岩,有纪念陈元光的威惠庙,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 年)的有名的潮州湘子桥,它的原名叫“广济桥”。笔者认为这一伟大建筑的命名也可能是与纪念历史上为了保护和开发潮州做出了杰出贡献的陈元光有关。因为就在始建湘桥前两年(即宋乾道四年)朝廷追封陈元光为“昭烈广济王”。陈元光的原籍河南潢川县,也于明万历初,漳州举人陈华,任光州太守时,为了纪念其先祖陈元光,在光州学宫之左建造一座“广济王祠”,这应不是历史的巧合吧。至于台湾各地普遍称颂陈元光为“开漳圣王”,据八县三市统计,共建有“圣王庙”53 座之多,每年二月十五陈元光诞辰之日,到处演戏祝寿,“灯烛灿若日星,匝月不休”。漳、潮及台湾许多地方的人民已把陈元光奉为守护神和菩萨来供奉,足见广大民众对他的崇敬与怀念。

  来源:《岭南文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