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丹心,光照千秋——清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虎门

2021-07-16 来源:本网原创稿

  关天培(1781—1841),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清末鸦片战争时期抗英名将。1803年,他考取武庠生,历任把总、守备、游击、副将、总兵等职。1834年任广东水师提督,在任期间加强海防,支持查禁鸦片,并多次击退英军进攻。1841年2月英军进攻虎门时,英勇殉国。著有《筹海初集》。

关天培像

  从18世纪起,英国殖民者以海上武装走私的方式,疯狂向中国输入鸦片,至19世纪30年代,鸦片输入更加猖獗,已给中国社会造成严重危机。同时,英国武装兵船时常对广东沿海等处进行挑衅,尤其是位于珠江口的虎门成为重点海防区域。在此情况下,1834年道光帝选派关天培为广东水师提督,整顿广东武备。
  当时广东水师提督督署设在虎门。关天培未到任前就发布《入境告示》要求简化迎接仪式,督署只须打扫,不准装修,不准添置器具,不准张灯结彩。他深具忧患意识,一到任,就登船出海,“亲历重洋,遍观厄塞”,巡视海口兵力驻防和各处要塞,实地测量各段水道深浅宽窄,了解到原有防御系统存在炮台工事年久失修、火力不足、炮台之间配合防守不便以及炮台所储弹药陈旧等问题已不足于用来战时防御。于是,先后在两广总督卢坤、邓廷桢支持下,部署虎门一带防御系统。一是改设信炮台。位于珠江口外端东岸的沙角炮台和位于西岸的大角炮台相距达4公里,炮力不及中流,改为瞭望报信炮之台。二是添建炮台。在南山炮台前面空地,增建威远月台,移置炮位;在横档西山背增建永安炮台;在芦湾山脚增建巩固炮台;在威远、镇远炮台之间另建靖远炮台。南山威远月台,后称威远炮台,架设大炮8门,此炮台为鸦片战争时期配炮最多的一座指挥台。三是加强火力。新旧炮台共增加新铸8000斤炮20位、6000斤炮22位、5000斤炮6位、4000斤炮4位,新旧大炮总量达234位,后增至306位。四是设置排链。以横档炮台为中心,设置木排和粗大铁索构成的排链两道,排链中间设有闸口,平时常开,战时关闭。同时,在浅水暗沙处抛石下桩,配合各炮台的火力阻止敌船通行。五是加固炮台。加固横档、镇远、大虎等炮台。各炮台的炮洞、石墙及铺地石块,用三合土改筑,避免石块被击中后飞溅伤人。此外,关天培还准许各营购买原料自制火药、更新炮弹,以增加储备;等等。同时,关天培强调高度警惕、严密巡查,炮台驻防官兵日夜巡逻,监视海面往来船只的动向;还调派船队,分片巡视海面,严防外敌入侵;运用挂旗、挂灯等方式让各炮台之间保持通讯畅通。
  同时,关天培还革除积弊,严格训练水师官兵。到任不久,他就惩处了向其随行人员行贿的代理顺德都司张玉堂。他严明军纪,提出“奉公守法,临阵奋勇当先,鼓进金退毋违号令,耳听目视毋许喧哗,毋躁进,毋畏缩,毋恃血气,毋惮烦劳,毋犯淫,毋贪利欲,毋酗酒滋事,毋欺虐良民,有犯必诛,虽功不宥。”他严格训练,强调“训练兵丁为营官首务”,设定训练章程,制定奖惩措施,信赏必罚,任人唯能。各级军官纷纷带领士兵紧训练,全体官兵的作战能力有较大提高。1836年10月,与邓廷桢奏请每年阴历二月、八月在威远、镇远、横档、大浇、永安、巩固6处进行大规模水陆军事训练,以增强水、陆联合作战能力。同时,关天培爱兵如子,经过与两广总督卢坤多次交涉,增加士兵口粮;在营区,设立学馆,鼓励官兵子弟入学馆读书;及时治疗受伤未愈的士兵,从优抚恤“因伤身亡”的士兵家属等。
  道光帝多次下令严禁鸦片。关天培率水师协助邓廷桢义无反顾采取一系列措施坚决查禁鸦片,在当时他们查禁鸦片的活动在全国规模最大、最有成效。他们擒获鸦片贩子,收缴烟土,禁止在原来英美等鸦片贩子重要据点——金星门洋面停泊外国船只,中国官兵还第一次登上欧洲人的船只搜查鸦片。在林则徐来广州之前的几个月,广州鸦片市场已经完全停顿,也没有一艘走私船能够往来行驶。
  主张禁烟的代表人物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3月抵达广州,1840年1月任两广总督。林则徐非常倚重关天培,关天培成为林则徐的左膀右臂,率水师官兵全力配合查缉海上走私,收缴鸦片,并将收缴英美两国商人的鸦片237万多斤全部在虎门海滩销毁,取得了虎门销烟的决定性胜利。
  在严禁鸦片的同时,为随时准备反击英国殖民者发动的侵华战争,关天培与林则徐、邓廷桢等采取以守为战、积极防御的战略,加紧充实广东沿海防务。购西洋大铜炮及其他精制生铁大炮布防珠江口。在尖沙咀、官涌山的高处增建惩膺炮台和临冲炮台,共配置56位大炮、驻兵972名,作为虎门炮台前哨防线。雇佣船只,购备火船,招募渔民、疍户和盐贩作为水勇,以补充水师不足;关天培对水勇授以火船,教以夜袭火攻之法,指挥水师与水勇协同行动,用旧式洋船作靶子实地演习“攻首尾跃中舱之法”。在鸦片战争前夕,虎门沿海形成了层层堵截的三重门户,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海防要塞:沙角、大角炮台为虎门海防第一重门户,威远、靖远、镇远、横档、永安、巩固炮台和江上排链为第二重门户,大虎岛上的炮台、岛上师船及水军为第三重门户,另有新涌、蕉门炮台配合防御。林则徐在奏折中认为虎门防御系统“布置森严,实属有益”,称赞关天培“殚精竭虑,寝食以之”。
  虎门销烟后,损失惨重的英军开始采取武力报复。1839年的九龙海战、穿鼻洋之战以及官涌山六战,均被广东水师击退。在穿鼻洋之战中,英军两舰来犯,阻挠英商船报关入口,并挑衅中国水师船,正值关天培率水师五船在穿鼻洋面巡逻。英舰集中炮火先行轰击关天培乘坐的师船。关天培冒着敌舰密集的炮火,挺立桅前,拔刀督战,退者立斩,有击中敌船一炮者,立予重赏。中国水师击中一英舰头鼻,英兵纷纷落海,后此舰又被击中后楼和左右舱。另一舰船桅、横帆被打坏。经过一小时的激战,最后英军两舰且战且退,逃离穿鼻洋。战后,朝廷对关天培给予嘉奖,赐号“法福灵阿巴图鲁”。
  因广东军民早有戒备,英国侵略者无隙可乘,于是主力掉头北上浙江、天津,威胁京城。面对英国侵略者的炮舰威胁,道光帝动摇妥协,1840年9月改派主和派代表人物琦善赴广东办理中英交涉事宜,并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查办。琦善到广东后,裁减兵船,遣散乡勇,拆除防御设施,水师制兵仅留三分之一,致广东海防力量大为削弱。
  1841年1月7日,英军突袭虎门沙角、大角两炮台,副将陈连升等将士600余人壮烈殉国,炮台失守。1841年1月27日,道光皇帝得知大角、沙角炮台失守后,下令对英宣战。此时,虎门形势危急,守台兵力不足,关天培请求支援,琦善仅遣兵数百往援,还只准夜里用小舟送到各处。
  自1841年2月19日起,英军一连几天对虎门要塞进行试探性进攻。2月23日,英军强行登陆三门口,占领炮台,扫除了亚娘鞋岛东侧的守军防御工事。当时,关天培镇守的靖远炮台有守兵253名,威远炮台有守兵418名,其余各炮台有守兵数百名。关天培火速再次向琦善告急,威远守台李廷钰又向琦善哭援,但琦善不为所动。关天培见求援无望,自知敌众我寡,抱定以死报国的决心。2月25日,英军对虎门要塞发起进攻,占领下横档岛,在岛上构建炮兵阵地。2月26日晨,英军乘珠江口潮水上涨,大举进攻由虎门诸炮台。关天培将自己的财物全部分赠将士,勉励他们奋勇杀敌。为了防止官印落入敌手,关天培又遣家丁突围将广东水师提督官印送到总督府,家丁不愿离去,坚持背他下山,关天培拔刀将其赶走。然后与游击麦廷章坐镇靖远炮台指挥战斗。上午10时,英军舰队出动,乘着风势,进行非常猛烈的袭击,陆续占领横档、永安等炮台,从下午2时开始,集中炮火猛攻靖远炮台,守军死伤大半,仍顽强抵抗。关天培负伤10余处,鲜血淋漓,衣甲尽湿,还亲燃大炮抗击敌军,奈何大炮火门透水,炮发不出去。登陆英军从炮台后背发起进攻。关天培持刀肉搏,被砍伤左臂,犹负痛力战,最后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麦廷章与400多名守军将士也以身殉国,虎门炮台陷落。
  虎门炮台陷落前,关天培知事不可为,决心以死报国。他给家人寄回一个匣子,内有他几枚脱落的牙齿和几套旧衣服,以作为永诀的纪念。
  已被革职暂留广州听候发落的林则徐得知关天培等牺牲后,悲痛欲绝,为关天培撰写一副挽联: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乡关面如生。
  以关天培为代表的爱国将士们为国捐躯,其苦心经营六年的虎门要塞也陷落了,但他们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壮烈行为,所体现出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将永不泯灭,感天动地,碧血丹心,光照千秋。
  参考文献:
  1.关天培:《筹海初集》。
  2.《清史稿》卷372。
  3.民国《东莞县志》卷52。
  4.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清实录广东史料》,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5年版。
  5.李小松、陈泽泓编著:《历代入粤名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志编纂委员会:《虎门镇志》,方志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