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芳:从佛山高明走出来的中国早期摄影先驱

2021-06-08 来源:本网原创稿

  当下不少的中国摄影史专著,均记录了摄影人“赖阿芳”“阿芳”或“LAI afong”,这些名字都指向同一个人——黎芳。他是中国早期摄影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甚至被摄影史学家泰瑞·贝内特推崇为晚清中国摄影先驱。
  黎芳生于1839年,因避太平天国之乱辗转定居香港,开设华芳照相馆从事商业摄影。他的镜头里既有晚清时期大江南北的风土人情,也有政府要员、梨园人物、贩夫走卒等人间百态。在他的影像中,绝大部分建筑、人物、风景早已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时间将定格当下最佳瞬间的影像演变成珍贵史料,直观呈现了中国百年巨变。
  曾有西方学者简略地写下他的籍贯是“广东高明”,但无更多的历史佐证。2021年5月18日,80后佛山摄影人张明术在香港大学图书馆找到黎芳之子的一份讣告,上面清晰地写明其父黎芳籍贯为“高明”。由此,黎芳籍贯之谜得以解开。

黎芳自拍肖像。/收录于《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师1844-1879》

  他留下晚清中国的珍贵记忆
  1839年,西方摄影术在法国诞生。同年,黎芳出生。
  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下,摄影术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传入中国香港、广州等地。经历百年风雨之后,晚清中国的影像资料在国内存量稀少,国外保存相对较多,美国著名摄影收藏机构洛文希尔就持有500余张黎芳作品。
  2020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逊艺术博物馆举办《中国摄影巨擘:黎芳(1839-1890)》特展,展示了洛文希尔精选的50张黎芳原版照片。“可以想象,150多年前黎芳背着笨重的照相设备,在繁复的过程中拍下一张张照片,他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更充满对摄影艺术的探索与表达。”策展人斯泰西·兰姆布罗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
  从黎芳影像文献可知,他的足迹遍及北京、福州、广州、香港、澳门等地,尤其擅长风景、人物题材,以专业而敏锐的触角进行创作。除了保存至今的广州镇海楼、北京古建筑、澳门大三巴牌坊等,黎芳镜头下的大部分遗址已消失在历史风雨中,比如清光绪十年(1884年)大火焚毁前的黄鹤楼,沐光而立于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百年前的福州城,一山一塔,古城建筑连绵不绝;广州城内,疍家人的木船密布珠江……
  不同于众多语焉不详、作者不明的老照片,黎芳的作品大多标识清晰,相片背后均镌刻“阿芳(照相馆)”等钤印,还附上英文版图片说明,言明拍摄地点和内容。
  登录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苏格兰国家美术馆、布里斯托大学图书馆等收藏场馆的官网,以“LAI  afong”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即可呈现数量可观的照片。
  这些影像文献之所以广泛存于西方,是因为黎芳是一名独具慧眼的商业摄影师。他经营的华芳照相馆,除提供照相等业务,还作为图片出版机构,面向旅居或途经香港的西方人销售各种东方题材画册,这些影像经由他们带到国外并保存至今。

1879年,北京卧佛寺牌坊之一。/黎芳(照相馆)作品,收录于《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师1844-1879》

中国戏曲演员合影。/黎芳(照相馆)作品,收录于《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师1844-1879》

  一份讣告揭开他的籍贯之谜
  许多看过黎芳作品的人,都不约而同去探究其人生轨迹。
  2017年,佛山摄影人张明术看到摄影史学家泰瑞·贝内特在《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师1844-1879》(2014年中文版)中清晰注明黎芳是“广东高明人”,他的好奇心被激起:泰瑞·贝内特因何得知黎芳是高明人?但张明术在佛山市高明区方志办,未查到黎芳的族谱资料。
  《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师1844-1879》收录了黎芳之子的讣告首页,但没有备注讣告的完整内容。后来,张明术费尽周折,终于在香港大学图书馆找到黎芳之子黎乙真的讣告。内文写道:“大阿闍梨姓黎氏,號乙真,其先端州之高明人,父諱澤田公,當太平天國時避?至香港,遂家焉。值英人某剙設攝影館,以澤田公能英语聘爲佐,久之傳其術。自設華芳影像肆,吾華僑之业,攝影術者實以此爲嚆矢。”
  “其(黎乙真)先端州之高明人……”张明术发现的这份讣告为揭开黎芳的籍贯之谜提供了首个较为清晰的实物依据:黎芳原为广东高明人,太平天国时期因避乱来到香港。因能进行英文会话,他曾受聘于外国摄影师开设的照相馆,协助其做生意。后来黎芳创办华芳照相馆,成为摄影界的翘楚。

藏于香港大学图书馆的黎芳之子黎乙真讣告内文第一页。/张明术供图

  他的相馆引领中国摄影业开端
  《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师1844-1879》作者泰瑞·贝内特是黎芳作品的收藏者和研究者,他通过画册、底片、中外报纸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勾勒出这位中国摄影先驱的传奇人生。书中首次将“LAI  afong”“赖阿芳”等译名结合家族姓氏更正为“黎芳”。
  照片背后标注的“华芳,原西尔维拉照相馆摄影师”,说明黎芳曾在香港西尔维拉照相馆工作。直到1870年4月9日,31岁的黎芳在《香港孖剌西报》上发布第一个独立经营广告,文中向新老客户推介大宗福州风景照,“鄙馆周一开张”表明他的照相馆于1870年4月9日前后的某个周一开业,地址在“皇后大街54号”。
  此后20年的职业生涯中,黎芳采取有别于其他中国照相馆的经营策略:一是创作价格优惠、质量上乘的照片;二是为服务外国顾客群体,专门雇佣外国摄影师;三是打破中国照相馆以人像拍摄为主的惯例,挑战西方摄影师擅长的风景照领域;四是善于运用香港的英文报纸和贸易名录刊发经营广告,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
  随着知名度打开,黎芳不断为诸多社会名流拍摄,政府甚至聘请他为重大政治事件拍照。例如1872年访问香港的俄国阿里科谢大公以及香港总督坚尼地爵士,这些荣光经历都被他写入广告中,提高自己在摄影界的地位。
  1879年,黎芳到北京为各国公使拍摄合影。1880年1月19日的《伦敦与中国新闻纸》对此进行报道:“摄影师阿芳(Afong)从香港来,拍摄了很多出色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拍摄的是皇帝参加会议典礼时所坐的龙椅。”
  同时代著名摄影师约翰·汤姆逊曾带着摄像机穿越中国并留下传记,19世纪70年代离开中国后还盛赞黎芳:“从他拍的风景照来看,他非常热爱自然和美景。很多照片都很精美,技术娴熟,拍摄角度很考究。”
  在亲历众多历史事件后,1890年4月19日黎芳突发中风去世,享年51岁。黎芳去世后,照相馆由其长子黎乙真、黎乙真之妻张圆明接管。1948年1月9日,张圆明去世。至此,华芳照相馆的故事画上句号。

1879年,黎芳拍摄的各国驻京公使在外交会议期间留影。/收录于《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师1844-1879》

19世纪70年代的广州,漱珠桥横跨在河涌上。/黎芳(照相馆)作品,收录于《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师1844-1879》

  他的影像呈现中国百年巨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佛山美学研究者曾永滔认为,黎芳的摄影成就具有时代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近代,佛山毗邻“一口通商”的广州以及高度开放的香港,得风气之先,让黎芳有机会接触到摄影术,通过打工、创业,成就了他的摄影事业。他善于运用西方摄影术进行东方式摄影传达,这种艺术天赋让他在晚清摄影界出类拔萃。其超前的商业眼光,让“华芳照相馆”成为中国早期摄影史的一个缩影。
  随着黎芳籍贯的确认,有关史料正不断被挖掘和研究。2021年,佛山摄影人张明术将带领他的摄影团队开启纪录片《寻访黎芳》的拍摄,重走黎芳曾走过的摄影之路,以相同的机位呈现中国百年发展巨变。
  以史鉴今,可知兴替。美国宾汉姆顿大学艺术史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史教师周邓燕说,随着各界人士不断介入,黎芳的历史社交网络一点点地被呈现出来,相信对黎芳的深入研究是对中国早期摄影史的有力补充,也让今人对晚清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了直观认知。
  “建议从摄影展开始,唤起当代人对黎芳的认知和了解。”佛山市高明区博物馆副馆长杨丽东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根同源,黎芳祖籍高明,立业于香港并走向世界,无论是对其生活轨迹的研究还是影像作品的研究,对探寻大湾区历史记忆和发展进程都有重要意义。

  来源: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