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美古韶城

2023-02-10 来源:本网

  韶关古为长沙、豫章、南越交汇之地,加之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利于回旋的山地条件,便成了古人避乱、避难、避役的理想之处。韶关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其中南雄、始兴、翁源、新丰为纯客住县,其他县(市、区)客家人占当地人口的大多数。

  由此,湘楚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及本土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交汇融合。韶关的建筑,就是这种文化交融的实体例证。韶关的建筑形制,呈现出了兼容闽、粤、赣客家的多元建筑风格,形成了以始兴满堂客家大围和东湖坪民俗文化村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不一样的“围”美古韶城。

图片

  位于始兴县隘子镇的满堂客家大围,是岭南客家民居中风格最典型、建筑规模最宏大的围楼建筑,是民居建筑中“方围”系列的典型代表,享有“岭南第一大围”“粤北第一民宅”的美誉。

图片

满堂客家大围(来源:韶关市文广旅体局)

  大围始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建成于咸丰十年(1860年),历经28年。整体结构是以中轴对称、四周向心的合院聚居为布局,祠堂设置、住房格局融入了方位观念、次序观念、等级观念和宗族伦理观念,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家族结构形态的特征。建筑群分为左、中、右三部分,即由上新围、中心围和下新围组成,里外三层。其占地总面积约2.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864平方米,围内有9厅、12院、28天井、777房间,简单来说,就是“三围九厅十二院,七百七十七间屋”,分设寝室、厨房、储粮室、杂物间、厕所、牲畜栏舍、粮仓、水井、大院、祠堂、议事厅等。

  大围于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开发为旅游景区,2020年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图片

  位于始兴县城南的水田坝细围,号称始兴客家围楼中占地面积最少、高度最矮、规模最小、装备最弱、土炮最准、名气很大的最小围楼。

  该围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面阔3.2米,进深5.3米,5层(里面有5间房),总高9米。围楼虽小却功能俱全,四面分布有圆形、长方形、十字形的瞭望射击孔,具有瞭望、打更、导航、报警、避难、自卫的特殊功能。虽然其装备很弱,仅有几件土枪土炮,摆设作用大过于防卫作用,但却留下了神奇的一炮——1945年,这座围楼开了建成以来的第一炮,也是最后一炮,打死打伤3名入侵的日本士兵,保卫了村子。

图片

水田坝细围(来源:始兴县地方志办)

  图片

  位于始兴县罗坝镇燎原行政村的长围村围屋(又称燎原长围),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与其他客家围不同,这是一座长方形结构的客家围屋。

图片

长围村围屋(来源:始兴县地方志办)

  长围村围屋坐北向南,为河石青砖瓦木构筑,由围楼、祖堂和民居组成,占地面积3265.6平方米。围楼共4层(总高15米),门楣上书“人文蔚起”。围内中间天井,二层四周出靠栏(走廊),天井两侧有木梯可登楼。围墙牢固结实,底层外墙厚1米;中间祖堂,三厅二井;两侧民居,二厅四房组合,地面铺薄青砖。

  长围巧妙地把民居与围楼融合为一个整体,是围中有围,村中有村的结构,给了人们家的环境,还能防御外敌。

  虽经数百年风吹雨打,但得益于高超的防潮、防腐技术,长围村围屋围楼上用杉木做成的椽头、走廊、横木等保存完好,现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仍是一座设计合理、结构严谨、颇具地方特色的清代客家民居建筑。

  2011年3月,广东省庆祝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战时省委》在长围村围屋拍摄部分外景。2011年,长围村围屋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客家围楼(寨)在过去主要用于保卫村庄、防御贼寇和外敌侵扰,在革命战争年代,人们用其“铜墙铁壁”的身躯保护和播撒革命火种:

  乳源乐夫村两座建于明清时期的四层围楼成了乐夫村农民协会办公地点,墙壁上遗存的弹孔见证了不容忘却的“西水暴动”;

  在仁化双峰寨,“广东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打响了;

  翁源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民主石楼中成立;

  驻八约乡的人民抗日武装风度大队主力一中队与民众转入当地围楼,利用坚实的围墙与敌激战三昼夜……

  始兴红围是众多有着光荣红色革命历史的围楼中的一座。它建于清道光年间,原名“奠安”围,因四面高大厚实的围墙大部分用红色岩石垒砌、淡红色石灰糯米浆黏合而成,表面呈赤红色,当地群众称之为“红围”。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红围一度成为中共广东省委驻地、省委与党中央进行电台联系的重要指挥机关,成了名副其实的“红色指挥所”。1945年日军攻陷始兴后,红围遭到焚毁,如今只剩下四面墙壁及内部部分基底结构。

图片

红围远景(来源:始兴县地方志办)

  时光荏苒,红围这座“红色堡垒”中的电波却永不消逝。2010年5月,红围旧址修复完成,成为首批省级党员教育基地、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继续将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图片

  位于始兴县司前镇李屋村的笔子薮围楼是客家围楼中为数不多的仿生围楼,除了具有客家围楼的椭圆形状外,还具有金龟的形状特征。

  该楼建于清代,距今已有300多年,因其与围楼大门远处车八岭的笔架山相呼应,故应景取名为“笔子薮”。整座围楼完全按“龟”的形状建造,由龟头、龟颈、龟身、龟脚和龟尾五个部分组成。围楼的“龟头”是一个椭圆台墩,由大小不等的两个同心圆叠加而成;围楼的“龟颈”呈台阶状,共13级台阶,是李屋村村民进出围楼的码头通道;围楼的“龟身”是建在圆形小山岗上的土堡,由门洞、围墙、墙廊、墙廊檐街、中轴线大街、围屋、围屋檐街、祠堂、水沟和下水道等组成,占地面积6626.6平方米;围楼的“龟脚”“龟尾”是分布在四角的长方形炮楼,与其他围楼的箭楼类似,是抵御匪贼围攻围楼的防御辅助设施。

图片

  位于始兴县太平镇东湖坪村的永成保障围是始兴围楼中知名度很高的一座围楼,因其文化内涵丰富,被称为最有文化的围楼。

  该围楼是一座四层高约11米、面阔19.12米、进深20米的砖石瓦木建筑,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拱门由红砂岩石砌成,上有清代名臣张之洞题写的门匾“永成保障”;青砖砌围角和窗,河石砌墙到顶,竖一字形和方形窗,顶层四面出檐,四角稍高稍凸出;围内有天井,二楼以上四面出靠栏(走廊),有木梯可登楼;天井内有水井一口,红砂岩石凿成圆形井圈,直径0.92米;围墙牢固结实,底层外墙厚1.3米。

  这是为数不多的由有名望的人为之题写匾额、对联的围楼,围楼的斗门、大门、前厅门、后厅门均有大小官员题写的对联。同时,围楼还有众多特别的“规矩习俗”,楼内一些建筑设施的含义和管理方法生动有趣、与众不同。

图片

  翁源县江尾镇南塘村有一处古老而又神奇的客家人聚居地——湖心坝客家群楼(又称长安客家围、湖心坝客家民居群),保存着明清时期建造的古代客家围楼59座,在茫茫田野上构成一幅立体的《清明上河图》。

  湖心坝客家群楼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有着55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群分围屋和围楼两种。在59座围楼中,除27座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拆除或改建外,有32座古建筑的主体结构和艺术特色仍保持着历史原貌。

  这些围楼(屋),有的高墙壁垒,占地2000多平方米,居住一二十户人家;有的小巧精致,占地1000多平方米,居住十户八户人家;也有单家独院,清静优雅。

图片

  位于韶关市新丰县黄礤镇营盘村的福显楼(又名“福源楼”),历经五代人的努力,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完工。

  该楼坐北向南,面积888平方米,为三栋两串四点金后面起高楼结构,即围屋以两侧串屋及后枕屋(含高楼)围合成围,四角各有一个硬山顶二层角楼;串屋与主体建筑(厅堂)间以天街分隔,两天街各向围正面开门,面阔24米,总进深37米。三栋(厅堂为三进)两串为泥砖砌筑,四点金用青砖砌筑,后栋高楼砖石筑成,高楼共六层,面积167.5平方米,面阔18.3米,进深9.15米,底层有一石门,内有楼梯通顶。大门正面20米的晒坪外,有一半月形的水塘。

图片

福显楼(来源:新丰县博物馆)

  该建筑的最大特点是,整个围屋建在自然村的最低处,大门逆水而向,屋后无靠山,楼的左右两侧是小山丘,右侧一米处只有一条3米宽的小溪,每遇暴雨,洪水即漫进整个屋内,俗称“河篓形”。

图片

福显楼(来源:新丰县博物馆)


  来源:方志广东微信公众号